行政合同纠纷怎么起诉
- 起诉行政部门属于什么诉讼?
- 行政机关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可以起诉吗?
- 不服集体土地上房屋征收协议打官司是行政起诉还是民事诉讼?
- 被侵害人拿到行政处罚决定书怎样起诉?
- 工伤已认定,公司却故意拖延,行政复议后又起诉。作为受伤职工该如何维权?
起诉行政部门属于什么诉讼?
起诉行政部门属于行政诉讼。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行政诉讼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但被告是行政机关,而不是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因为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行使职权的行为是以行政机关的名义作出的,所以应由行政机关承担责任。
行政机关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可以起诉吗?
行政机关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不可以起诉。做出行政决定的行政机关与行政复议的行政机关之前属于上下级关系,上级对于下级做出的行政复议决定,对于下级行政机关来讲属于一种行政命令,应当服从上级机关的决定。所以行政机关对行政复议不服的不能够起诉。
不服集体土地上房屋征收协议打官司是行政起诉还是民事诉讼?
如果是对《征收补偿协议》履行、或协议无效方面有争议打官司属于民事诉讼,打这民事性质的官司主要是政府违约不履行协议,或你对协议有重大误解而签了字、或显失公平、或有欺诈行为、或受到恐吓胁迫的情形签订的协议可以要求法院判令履行合同约定,或判令合同无效。 如果没有签订征收补偿协议而对政府对你房作出的《补偿决定》或你对政府的征收程序认为不合法就可以行政诉讼,比如撤销补偿决定,或程序不合法政府作出的决定无效,这都是行政诉讼内容。
被侵害人拿到行政处罚决定书怎样起诉?
治安处罚会告知,其他行政处罚就不一定告知被侵害人
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九十七条 公安机关应当向被处罚人宣告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书,并当场交付被处罚人;无法当场向被处罚人宣告的,应当在2日内送达被处罚人。决定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应当及时通知被处罚人的家属。
有被侵害人的,公安机关应当将决定书副本抄送被侵害人。
工伤已认定,公司却故意拖延,行政复议后又起诉。作为受伤职工该如何维权?
在单位不能正确面对和处理工伤赔偿时,利用合法的程序来故意拖延的做法,是这些公司惯用的手法。但也确实将案件拖延的时间拉长了。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作为受伤职工的一方,该这样去维权:
一、先要明确工伤赔偿,走完所有的程序,可能要达到3-5年。这些程序可以分以下几个轮回:第一轮,工伤认定程序:从申请认定,经行政复议,再到法院的一审、二审,这就需要4次。你说的情形,正好在这一轮上。第二轮,如果申请工伤认定后,人社局认为双方的劳动关系有待确定,得中止工伤认定,去确定劳动关系:从劳动仲裁,到法院一审、二审,需要3次。你这里工伤已经认定,就不需要再去确认劳动关系这个前置的这一轮了。第三轮,劳动能力鉴定程序:从初次鉴定结论,到最终鉴定结论,需要2次。第四轮,工伤保险待遇纠纷处理程序:从劳动仲裁、到法院的一审、二审,需要3次。因此,一个工伤案子,最多可以经过上述四轮12次。
二、针对这么多个轮回的程序,对工伤员工而言,的确难以承受,但可以这样去办理:
首先、如果工伤级别在7-10级,在作完劳动能力鉴定后,计算出相应的赔偿额度,能和解就和解,拿到的赔偿额度相对减少、但赔偿款能实际到手。
其次,在单位执意拖延,或者工伤职工不认可和解的额度,那只能按程序走了。这个时候,也不必太在意案子的进展了。要做到日常生活与案子进展两不误,就行了。不要着急等着第二天就能结束、拿到赔偿。
第三,如果工伤员工的家庭经济比较困难,可以向当地司法局申请法律援助。如果工伤员工的条件符合,法律援助中心会指派一名律师,为你提供法律服务,而你也无需缴纳一笔律师费了。
第四,准备好仲裁、诉讼的相关证据。同时,要在仲裁、或诉讼中要注意发现公司有无违反劳动合同法的情形,如有,就要及时行使仲裁权利,加大公司的违法成本。比如,单位是否有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形。
第五,如果单位缴纳了工伤保险,可以要求社保部门支付其承担的部分;那么,有单位承担的部分少了,自然也就好解决了。当然,如果单位没为工伤员工在事前缴纳工伤保险,那么,就得由单位全部承担工伤职工的全部工伤保险待遇的项目及款项了。
总之,从劳动立法,到工伤处理,在法律上都是倾向于保护劳动者这一方的。因此,作为工伤员工这一方,只要自己不气馁、有耐心,维护自己的利益,还是有效果的。
关于行政合同纠纷怎么起诉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了解更多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