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人撤销之诉与起诉的条件一样吗
撤销案件和不予起诉的区别?
一是性质不同。
撤销案件是在发现没有犯罪事实或者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况下,把案件予以撤销;而不起诉就是犯罪情节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况下,决定不起诉,或者是没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实施了犯罪,而决定不起诉.。
二是实施的机关不同。
撤销案件一般是由公安机关实施;而不起诉则是由检察机关实施。
三是产生的阶段不同。
撤销案件一般是产生在案件的侦查阶段。而不起诉则产生在案件的审查起诉阶段。
(1)适用阶段不同。撤销案件只能适用于侦查阶段,不起诉则是在审查起诉阶段适用。
(2)适用对象不同。撤销案件只能由有权立案的机关作出,不起诉决定可以适用于自己立案侦查的案件,也可以适用于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的案件。
(3)使用的主体范围不同。不起诉只能由人民检察院决定,撤销案件既可以有人民检察院作出,也可以由公安机关作出。
(4)意义不完全相同。撤销案件具有明显的纠错性质,不起诉则具有不能追究、从宽处理和纠错的三种属性。
撤回起诉法律依据?
刑事案件撤回起诉的法律依据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撤诉权的行使,必须是有条件的。撤诉是关系着案件发展趋势的重要环节,撤诉权的行使将直接导致公诉是否继续这样一个法律选择。所以检察机关对撤诉做了十分严格的规定。从实质条件讲,撤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不存在犯罪事实的;(二)犯罪事实并非被告所为的;(三)不应当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从形式要件讲,撤诉应当由检察长或者检察委员会决定。
撤诉,是指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之后,宣告判决之前,原告要求撤回其起诉的行为。
申请撤诉,即原告在法院立案受理后,进行宣判前,以书面或口头形式向人民法院提出撤回其起诉的要求。
按撤诉处理,即原告虽然没有提出撤诉申请,但其在诉讼中的一定行为已经表明他不愿意继续进行民事诉讼,因而,法院依法决定注销案件不予审理的行为。
不论是当事人申请撤诉还是按撤诉处理的,都会产生一定的法律后果。
仲裁不服的起诉和撤销有何不同?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当事人提出证据证明裁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向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
(一)没有仲裁协议的;
(二)裁决的事项不属于仲裁协议的范围或者仲裁委员会无权仲裁的;
(三)仲裁庭的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违反法定程序的;
(四)裁决所根据的证据是伪造的;
(五)对方当事人隐瞒了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的;
(六)仲裁员在仲裁该案时有索贿受贿、枉法裁决行为的。
仲裁不服的起诉是当事人提出证据证明有前面情形之一的,可以向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
仲裁裁决被撤销后,当事人可以重新达成仲裁协议,然后依据新的仲裁协议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不同是:
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有上面情形之一的,向中级人民法院起诉;
当事人对仲裁裁决被撤销后,有上面的重新达成仲裁协议的,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什么叫做诉讼和撤销?
答:原告将起诉书交到法院起诉被告偿还借款,并己立案审理,叫民事诉讼。审理中原告人自原撤诉,这叫撤销起诉。民事诉讼与撤销诉讼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诉讼是起诉要审理,撤销是起诉的消失。当事人撤诉法律是许可的要下裁定,准许原告人撤诉。
撤回诉讼
撤回诉讼 又称撤诉、诉之撤回。指司怯机关或诉讼当事人取消已经提起的诉讼。包括撤回起诉和撤回上诉。按中国刑事诉讼法规定,撤回诉讼必须由原提起诉讼的机关或当事人在人民法院宣判前向法院提出,必要时须经人民法院审查同意。
基本信息
中文名 撤回诉讼
外文名 Withdrawal of a lawsuit
性质 终结诉讼程序的法律行为
正文
撤回诉讼是指诉讼提起人取消已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诉讼、它是终结诉讼程序的法律行为。包括撤回起诉、撤回上诉、撤回抗诉等等。一般地说,在诉讼活动中,仅有一种诉讼行为,将撤回诉讼中的某一类型作为申请,而非笼统地提出撤回诉讼。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第三人撤销之诉与起诉的条件一样吗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了解更多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