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发生后不认定工伤有赔偿么
没有做工伤认定私了怎么赔偿?
如果未进行工伤认定,您可以尝试与雇主协商并达成和解。根据当地的劳动法规定,如果雇主与员工之间存在劳动关系,但未进行工伤认定,您可以向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或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在这种情况下,您可能需要提供证据证明您在工作中遭受了损失或伤害,但您的雇主未能提供相应的医疗证明或其他证据证明您是在工作期间受到的伤害。在这种情况下,您可能需要寻求其他证据来证明自己的受伤情况。
一旦您成功证明了您的受伤情况并获得了赔偿,具体的赔偿金额将取决于您的具体情况以及所在地的法律规定。
工伤认定不成,单位是否承担工伤赔偿责任?
职工受伤,要想享受工伤待遇,必须要认定工伤,由于不符合工伤的认定条件而无法认定工伤的,是无法享受工伤待遇的,单位也没有义务给予工伤赔偿。
但是职工符合工伤认定的条件,由于单位的原因没有认定工伤的,职工本人和家属可以在事故发生之后的一年内申报工伤,如果认定下来工伤,单位不给工伤待遇的,可以和单位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以到法院起诉,由法院裁决。
工伤不予认定,可以提出人损伤害赔偿吗?
在工作过程中,很多劳动者不能用正确的方法去维权,遭受了工伤不知道是什么性质的纠纷,甚至把劳动工伤案件当作普通的人身伤害赔偿案件处理。
其实工伤案件与一般人身伤害赔偿案件是有很大区别的
1、责任划分不同
工伤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也就是说,不给劳动者划分过错责任;
而一般人身伤害要根据双方的过错程度划分责任,各自承担百分之多少的责任。
2、赔偿标准不同
在工伤赔偿中,则没有城镇户籍和农村户籍的任何区别,两者赔偿额完全一样
在一般人身损害赔偿纠纷中,赔偿额存在城镇户籍和农村户籍的区别,而且城镇户籍往往赔偿额超过农村户籍的两倍以上,相差悬殊。
3、适用法律不同
工伤适用《工伤保险条例》及配套劳动法规调整;
而一般人身伤害案件适用《民法通则》及人身损害司法解释。
4、举证责任不同
有争议时,劳动者只需举出基本的证据,证明用工事实和伤害事实存在,用人单位如有异议,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如举证不能则由其承担举证不利的责任。
而一般人身伤害案件,受害者对自己的伤害以及工资标准由受害人自己负举证责任,受害人举证不力的,就要承担不利的后果。
5、赔偿主体不同
工伤的一方当事人是有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另一方则是具备法人资格的企业或者个体户(必须有营业执照,工程层层转包的,由具备法人资格的发包方承担);
一般人身损害案件的主体可能都是自然人。一般而言,自然人的赔偿能力远远不如具备法人资格的企业或者个体户。
如果走法律途径,由哪个机构处理 ?
工伤一般分为三阶段:工伤认定、伤残鉴定、劳动仲裁,对仲裁不服才进入诉讼;
而一般人身损害赔偿直接提起诉讼。
伤残鉴定机构如何选择?
工伤由劳动鉴定委员会鉴定,适用的标准是《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
而一般人身伤害由司法鉴定机构鉴定,适用的标准则是人身损害或交通事故鉴定标准(同样的伤情,劳动鉴定的标准比司法鉴定的标准要高一级)
综上所述,在有些案件中,因即没有劳动合同也没有任何社保、无法区分是否属于劳动关系的情况下,伤者及其家属在选择是按照工伤程序来进行赔偿还是选择按照人身损害来进行索赔,需要进行事先准确计算。
如果按照工伤计算赔偿的更多,那就按照工伤程序进行;
如果按照人身损害赔偿的更多,那就按照人身损害赔偿进行诉讼解决。
被认定为工伤没有级别且终止劳动合同有什么赔偿?
1.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规定,如经劳动能力鉴定达不到伤残等级的,可享受如下工伤待遇:(1)医药费由用人单位全额垫付;(2)停工留薪期内(工伤治疗、康复期间)工资按原待遇发放;(3)停工留薪期内需要护理的由单位负责;(4)住院期间伙食补助费按由工伤职工所在地标准发放。
2.如是单位提出终止合同,在享受上述待遇的同时,还可依据《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按工作年限享受解除合同经济补偿金。
3.相关法律规定:《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劳动合同期满)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事故发生后不认定工伤有赔偿么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了解更多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