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双方的法律责任(劳动合同双方的法律责任有哪些)

法律答疑 2025-07-04 2
劳动合同双方的法律责任说明:
  1. 最新劳动合同法2025实施细则全文?
  2. 我在两家单位上班但都没有签劳动合同我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吗?
  3. 借别人的身份证上班,和公司签订劳动合同要负法律责任吗?什么责任?
  4. 用工协议和劳动合同有何区别,两者都具有法律效应吗?

最新劳动合同法2025实施细则全文?

第二十条 【试用期工资】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第二十一条 【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在试用期中,除劳动者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在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说明理由。

第二十二条 【服务期】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

我在两家单位上班但都没有签劳动合同我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吗?

这要看具体情况下,要是两者并不互相影响,而且没有违法,泄露公司秘密的,一般没事的。根据劳动法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就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签订合同的应在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签订合同。《劳动合同法》  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借别人的身份证上班,和公司签订劳动合同要负法律责任吗?什么责任?

  借别人身份证上班,属于欺诈行为,该劳动合同无效,公司可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但已付出劳动部分,用人单位应向劳动者支付工资。  依据《劳动合同法》  第二十六条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  (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第二十七条劳动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第二十八条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劳动报酬的数额,参照本单位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

用工协议和劳动合同有何区别,两者都具有法律效应吗?

谢谢邀请,1.用工协议跟劳动合同有本质的区别,用工协议属于劳务合同范畴,属于劳务关系归民法调整。2.劳动合同就是我们常见的劳动关系归属,属于劳动合同法及劳动法调整范畴。3.当发生争议时用工协议更多的是当地法院诉讼解决,劳动合同则可以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调解解决!4.一般钟点工,临时性工作会签订用工协议,也可以从是否全日制用工上去理解,总的来说,有些单位会利用劳务关系而去规避本属于劳动关系的法律风险,希望以上的回答能帮助到你!

这两种协议区别还是很大,性质不同,适用的情形也不同,千万别搞混了。

劳动合同,也就是大多数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全日制劳动合同文本,一式两份,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各执一份。没有拿到书面劳动合同的朋友记得向公司主动要一份哦,毕竟里面很多内容是很重要的。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 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三)劳动合同期限;(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六)劳动报酬;(七)社会保险;(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


通过上述劳动合同内容可以看出,如果你是全职在公司工作,接受公司管理和安排,公司要为你缴纳社保的,应当签订劳动合同。发生争议了,适用《劳动合同法》处理。

如果你是临时工,或者退休后返聘到企业当顾问,或者外包项目跟公司合作的,或者挂靠企业资质做项目的,一般会签订用工协议,这种协议内容相对简单,没有劳动合同规范和全面,企业也不需要缴纳社保费用,双方的法律关系处理起来比较简单,往往在合同中约定好工资待遇,工作内容和时间等内容即可。

这种用工协议如果一旦发生工伤意外的,不能走工伤赔偿,只能按照人身损害赔偿程序,走民事诉讼程序主张权利,举证责任相对会重很多。大多数用工协议会在合同中约定社保企业不承担,如果企业没有购买商业保险的话,发生意外的维权成本会高很多。如果发生争议了,适用《合同法》处理。

因此朋友在签订协议得时候一定不要拿到就签,多仔细看看里面的条款和内容,尤其是免除企业责任的条款,不懂的地方及时问企业,或者先把合同拿走考虑片刻,向专业人士咨询,不要贸然签合同,法治社会了,大家的法律意识和证据保存意识要跟进。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