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面劳动合同的法律规定(书面劳动合同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多长时间自动生效?
劳动合同需要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签订后才可以生效,未订立的需要在一个月内进行订立劳动合同,在一个月内未签订劳动合同可以要求公司双倍工资。
《劳动合同法》
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十六条 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
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第八十二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任何形式用工都要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任何形式用工不一定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以下几个不需要订立劳动合同。
1劳务出口不需要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只需要签订委托劳务合同。
2已经退休的人员,返聘回单位,不需要订书面劳动合同,也是只需要劳务合同。
3停薪留职人员不需要劳动合同
4协保人员不需要劳动合同,协议保留社会保险关系人员简称协保人员,指与原所在单位、再就业服务中心签订保留社保关系的三方协议的下岗职工。新单位招聘协保人员时只能签订《劳务合同》。
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试用期是否有效吗?
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试用期无效试用期由双方按合同期限依法约定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已经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劳动合同的,应当在用工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试用期应当从用工之日起算。 根据《劳动法》第二十一条、《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规定,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中约定试用期, 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网签劳动合同和书面劳动合同哪个具有法律效益?
这个问题比较简单。肯定要书面合同喽。
劳动合同法 明确规定,劳动合同必须是书面的,口头、电子等都无效。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六条 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
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劳动合同约定需要白纸黑字,所以必须有双方签字生效,但是现在很多公司有异地员工,所以会采用扫描件的方式存档,这种方式现在也是有法律效应的,不过如果有条件还是有原件最好
对于这个问题,小编咨询了在人社系统劳动监察部门工作的同事,从以往处理劳动纠纷的经验来看,网上签订的劳动合同和书面当面签订的劳动合同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应,但是网上签订必须是手写的签名那种(打印的不算,和大家目前在银行办理业务在电子板上签名的类似),且网上签订后自己也需要打印留存。
下面小编对劳动合同的一些相关概念和要点给大家普及一下,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一)劳动合同的概念
1.我国《劳动法》第16条第1款规定:“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2.我国《劳动合同法》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
3.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本法执行。
(二)劳动合同的强制性
1.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使用在法定就业年龄内且与其他任何单位均不存在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必须依法签订劳动合同。
上述单位使用外单位下岗职工、内退职工、退休反聘职工不能签订劳动合同,只能签订劳务协议。
2.在校学生实习只能签订实习协议。
3.用人单位招用与其他用人单位尚未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给其他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4.以不同的标准可对劳动合同进行多种分类,其中具有法律意义的分类主要有:
(三)劳动合同的种类
1.以合同期限为标准
劳动合同可分为有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以完成一定的工作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2.按照劳动合同的存在形式
劳动合同可分为书面劳动合同、口头劳动合同。
(四)劳动合同的作用
1.劳动合同是实现劳动者劳动权的法律形式
2.劳动合同是维护双方当事人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
3.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措施
4.劳动合同有利于防止和减少纠纷
(五)劳动合同的形式
我国《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对劳动合同的形式有以下规定:
1.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2.形成劳动关系而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
(六)劳动合同的内容
1.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2.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证件号码
3.劳动合同期限 ;
4.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5.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6.劳动报酬
7.社会保险
8.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如果还有其他问题,可以搜索关注小编的微信公众号“干部关注”咨询,坚持是一种信仰,专注是一种态度,前进的路上有你,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