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规定财产转移的程序(法律规定财产转移的程序有哪些)

法律答疑 2025-07-07 2
法律规定财产转移的程序有哪些解析:
  1. 民事案件法律没生效前,把房产赠送女儿,是转移财产吗?
  2. 在法律中,什么情况属于恶意转移财产?起诉前转移财产算不算恶意转移?

民事案件法律没生效前,把房产赠送女儿,是转移财产吗?

如果你是欠债一方,法律文书生效前把房屋赠送给女儿,虽然是转移财产的行为,但是因为尚未进入强制执行,法院暂时还没必要去认定。

法律文书生效后,如果你拒不履行法律义务,在强制执行中,法院可能会认定你转移财产,对方当事人也有权起诉,要求撤销赠与。

在法律中,什么情况属于恶意转移财产?起诉前转移财产算不算恶意转移?

在婚姻存续过程中,存在未经配偶知晓情况下。转移,变卖,假冒债务,损毁夫妻共同财产的情况,属于恶意转移财产。

婚姻法中针对,离婚后发现配偶存在上述情况的,允许通过诉讼形式请求重新分割财产。

在诉讼过程中,若发现存在上述条件,一经认定,则会被判少分或者不分。

若诉讼前,双方共同财产被申请财产保全。存在上述问题的则一经认定,涉嫌刑事案件的,另行处理。

诉讼时效两年。

是否恶意,从他的目的、转移时间、转移后果等就能看出来。例如,某人交通事故发生后,把自己的房子卖掉。

如果他把一百万的房子以十万低价卖给儿子,手里只存了十万,交通事故赔偿需要九十万,那显然是恶意的。

如果一百万的房子卖了九十五万,钱还存在自己账上,那就是善意。

从时间上看,只要是转移导致支付困难,难以履行法定义务的,都应当为恶意转移财产。

对付恶意转移财产,一个办法是通过诉讼确认转移行为无效,在一个办法是追究当事人的拒不执行法院裁定判决的形势责任。

谢邀!

对恶意转移财产的定义和后果,其相关规定散落在刑法、民法及其诉讼法等法律以及司法解释中。我们归纳一下,应该有一下特征:

1-故意损害他人利益。转移财产的目的或动机,或出于让债权人实现债权落空,或出于保存非法获得的财产,逃避追缴。或损害债权人利益,或损害受害者利益,或损害国家利益。

2-合法交易掩盖非法行为。恶意转移财产的过程往往体现在一种合法交易的假象。或让人不易发现,或者不易反驳,或不易推翻。

3-违法性。凡是出于恶意的行为,都是法律禁止和应该受到处罚的行为。现行法律日益完善,恶意转移财产行为的违法性都有相应的法律规定和制约,受害人应该都有救急渠道。

在民事方面,恶意转移财产会出现在各个方面,比如继承人和婚姻案件中恶意转移财产,可能会少分或不分,诉讼过程中(尤其执行阶段)恶意转移财产,可能会受到妨害司法的司法处罚(拘留罚款)。经济交往中恶意转移财产,往往发生在公司抽逃资金架空公司,削弱公司偿还力。

我们回到题主的问题。因为一笔债务,债务人应当知道债权人急于追讨,在诉讼前恶意转移财产的,债权人如果查明恶意转移财产事实的,可以首先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撤销债务人转移财产的合同(低价买卖、赠予等等),这叫撤销权,同时,为了确保财产再次被转移,可以申请法院进行诉讼保全,然后再起诉债务人要求偿还债务。

刑事案件中,恶意转移财产主要表现在对赃款的转移,在这里,刑法对转移财产参与人设定了一些罪名,如销赃罪、窝藏罪、洗钱罪等等,对民事事件中恶意转移财产情节严重的,还可能涉嫌侵占罪、妨害司法罪等等。鉴于篇幅不一一罗列。希望对大家有一定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