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按工资实际缴纳吗(社保按工资实际缴纳吗怎么算)
公司的社保是怎么缴纳的,钱谁出?
养老保险分为职工养老保险,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以及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公司的社保就属于是职工养老保险,职工养老保险是由单位为你缴纳一大部分个人缴纳一小部分组成的,也就是说,每个月公司会从你的工资里面拿出一小部分,然后公司再出一大部分共同交给社保部门,这就是职工养老保险的组成。
社保里的缴费工资是什么?
社保缴费工资,就是我们缴纳社保费用时用到的缴费基数。缴费基数乘以缴费费率,得出来的就是单位和职工分别要缴纳的钱数。由此可见,用人单位少报、瞒报职工工资,可以少缴纳社保费用,为单位节省开支,但是职工今后所享受的社保待遇可就相应降低了。
社保是与工资相挂钩的,单位和个人的承担比例一般是:养老保险(单位20%,个人8%),医疗保险(单位10%,个人2%),失业保险(单位1%,个人0.2%),生育保险(0.8%全由单位承担),工伤保险(单位0.5%-1.6%全由单位承担)。
因为各地平均人均收入不同,各省市地区承担的比例有所不同。
请问社保缴费基数=社平工资吗?各自的依据是什么?
概念一、社保缴费基数不一定等于社评工资。
概念二、缴费基数是某地区缴纳社保的一个参照基准线。
概念三、社保包含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
概念四、灵活就业人员缴纳养老保险金是按本地区上一年度社评工资为基数缴费,取100%档时,缴费基数=社评工资。
1、在企业缴纳社保的缴费基数≠社评工资。
企业缴纳社保是按每个员工上一年工资总额的月平均数为基数缴纳社保的。
企业每个员工的月工资不同,上一年工资总额不同,月平均工资也不同。缴费基数不同。
企业缴纳社保可以按本人上一年度年工资总额的月平均工资缴纳60%—300%缴纳。
企业缴纳社保不能低于当地上一年社评工资的基准线的下限也就是60%。
2、灵活就业人员缴费基数不一定等于社评工资。
灵活就业人员缴纳社保,一般只含社保两项,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
灵活就业人员缴纳养老保险金和医疗保险金是按本地区上一年度社评工资为依据缴纳的,也就是缴纳基数。
灵活就业人员缴费取社评工资100%档,缴费基数=社评工资。
灵活就业人员缴纳社保,可以按社评工资60%—300%缴费。灵活就业人员缴纳社保可以低于当地上一年度社评工资的基准线。
灵活就业人员按其他档次缴费,缴费基数≠社评工资。
题外话。
有些私企缴纳社保,对于部分员工缴纳社保按60%缴纳但不能低于当地上一年度社评工资的基准线的下限也就是60%。
有些私企对于部分高出当地社评工资的员工,统一采用当地上一年度社评工资缴纳社保。虚报员工实际工资收入。
不是一刀切的。社保五险的缴费基数分险种有不同的依据和不同的标准,并且各地有各地的政策。
目前我国不同地区的城镇职工社保五险缴费基数的上下限标准不尽相同。且不同的险种参照的社会社平工资口径也不同,且有阶段性动态政策调整。
以北京为例。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目前采用上一年度全口径社会平均工资制定。
其中,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缴费基数的下限目前是过渡期,从原来的按上一年度在岗职工社平工资的40%,正在分阶段改为全口径社平工资的46%、52%,最终过渡到60%。
工伤保险缴费基数的下限已由原来的按上一年度在岗职工社平工资的60%,改为按上一年度全口径社平工资的60%执行。
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缴费基数的上限都已经由原来的上一年度在岗职工社平工资的300%,改为上一年度全口径社平工资的300%。
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缴费基数的下限按上一年度在岗职工社平工资的60%制定,缴费基数的上限是在岗社平工资的300%。
最后附上北京城镇职工社保缴费基数上下限最新标准,供有需要的朋友参考。
说明: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原影响,和2019年的缴费标准是相同的。另外,待2020年全口径社平工资公布后,2025年7月1日起将按新标准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