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取保候审需要提交哪些材料

法律观点 2025-07-19 5
刑事案件取保候审需要提交哪些材料呢解析:
  1. 取保候审还要朋友和家属的身份证号?
  2. 刑事拘留和取保候审能一起用吗?
  3. 刑事案件在派出所取保候审了到时候检查院还会逮捕吗?分哪些情况?

取保候审还要朋友和家属的身份证号?

取保候审的人,在保释出监所时,必须有担保人,担保人为取保候审的家人,如无亲属应由单位和最好朋友或愿意担保的朋友,为了保证取保人所叫所到,必须登记清楚担得人基本情况,包括电话和担保人身体记号码,担保相应承担法律责任,所以要登记身份证号码!

取保候审如果是人保的话必须要担保人的身份证号码,未成年人取保候审也是。

从公安机关办理取保候审的程序方面来讲,因为公安机关在刑事立案调查时,已经调取了犯罪嫌疑人的身份信息,所以不再需要当事人或家属另行提交身份证等身份证明的。

刑事拘留和取保候审能一起用吗?

刑事拘留和取保候审是两种不同的刑事强制措施,一般不会同时使用。

刑事拘留是公安机关对现行犯或重大嫌疑分子采取的临时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一般期限为10~14天,最长为37天。

取保候审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对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随传随到,对其不予羁押或暂时解除其羁押的一种强制措施。

在实践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被拘留后,如果符合取保候审的条件,则可以申请取保候审。但在取保候审期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需要遵守相关规定,如未经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并需要随时接受传讯。

需要注意的是,取保候审并不是案件的最终处理结果,而是一种临时性的强制措施。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最终是否会被追究刑事责任,还需要经过公安机关的侦查、人民检察院的审查起诉和人民法院的审判等程序。

刑事拘留和取保候审一般是不能同时使用的,因为它们的性质不同。刑事拘留是指对犯罪嫌疑人采取的强制措施,一般是在案件侦查阶段,需要证据足以证明犯罪嫌疑人存在严重违法行为且存在逃逸、毁灭证据等危险情况时使用。

而取保候审则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对犯罪嫌疑人采取的强制性措施,危害性小于刑事拘留,一般适用于案件侦查阶段不需要刑事拘留,且存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和逃逸风险的情况下。因此,两者通常不能同时使用。

刑事拘留和取保候审不能一起用。刑事拘留是指以刑事诉讼为由,对犯罪嫌疑人采取羁押措施,而取保候审是指在刑事案件审理过程中,对被告人暂不采取羁押措施,由其自觉地遵守审判程序和规定的限制行为。

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是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而后者则是不限制人身自由的保释措施。因此,如果已经拘留了犯罪嫌疑人,就不能再采用取保候审措施。

刑事案件在派出所取保候审了到时候检查院还会逮捕吗?分哪些情况?

一般不会再被逮捕,因为:

一、派出所里办的取保候审,实质是县级以上公安局的决定,因为派出所没有决定权,它只是具体案件的承办单位,对于刑事案件的立案、侦查等权力,法律都是授权给县级以上公安机关的。

二、取保候审后只要遵守取保候审规定,不再重新犯罪,公安机关都不会提请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的。如果违反取保候审规定情切严重或重新犯罪的,不在此列。

三、如果要逮捕必须是公安机关先提请同级检察院批准,检察院是不能对公安机关办理的案件,在公安机关未提请的情况下直接作出批准逮捕决定的。如果是检察院自侦案件,那是可直接决定逮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