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局查公司是否存在偷税漏税的方式有什么
税务局如何知道企业是否偷税漏税?
首先需要提醒大家,税局想要查你易如反掌,金税三期升级已经很完善了,金税四期上线也是或早或晚的事情,金税四期的强大之处在于将涉税业务与非税业务相结合,企业所有发生的业务都面临着全面监控。同时搭建了各部委、人民银行以及银行等参与机构之间信息共享和核查通道,企业相关人员手机号码、企业纳税状态、企业登记注册信息,想要核查这些信息非常简单。
推送稽查。一般省、市、县税务机关都设有风险控制管理部门,平时这些部分会对电子底账、“金三”数据进行分析,一旦发现企业的纳税数据有异常变动需要稽查时,比如申报数据异常,和前期的纳税申报数据不一致,就会把相关信息和线索推送到稽查部门,稽查部门对企业立案进行检查,也即是“中枪”了......
被检举的企业或是属于税务机关年度重点稽查的行业。税务机关根据年度稽查工作任务安排,有重点的对辖区内的企业、行业进行定向检查,确定案源。假设税务机关会房产、建筑行业作为本年度稽查工作重点,重点选取辖区内的房产企业、建筑企业进行税务检查。如果被举报了,举报的信息一般比较准,一查一个准,杀伤力巨大。
会计分录异常。会计分录是账务处理中对某项经济业务的记录,反映了经济业务内容以及相关账户的增减变动情况,有一句话大家应该很熟悉: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而不正常的会计分录,是指会计分录不符合会计准则要求或者违反实际经济业务情况,缺乏原始凭证支撑,未加解释的调整收入成本费用等科目,会计分录借贷方不平衡或账户不对应,临近期末的明显异常的会计凭证编制等。除了会计从业人员专业水平不高所致,不正常的会计分录后面隐藏着很多涉税问题。所以账本也是税务稽查的一个重点。
税务局要查企业是否偷漏税并不难,而且方法也很多。
目前,主要倚仗的手段还是金税三期系统大数据。当然也还有其技术手段,后续也会讲到。
税务局依靠金三系统等大数据分析技术企业潜在的风险因素,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挖掘信息。
一、涉税指标分析,异常指标值会被列入风险企业
税务局的后台有专门的软件可以抓取金三系统纳税人的申报数据,通过数据的纵向和横向比对,很容易发现企业数据的异常,进而有针对性的筛选出风险较高的企业进行进一步的税务检查。
比如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和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分析,这些数据都是可以直接从企业申报的财务报表中获取的,主营业务收入的变动率和主营业务成本变动应该是同步的,若收入在下降,而成本又在上升,这多少有些不寻常。
税务局在分析软件中设置了预警值,数据分析的结果一旦触动这个预警值,就会出现风险预警推送,如果企业申报的数据有假,那就是涉及偷税漏税了。
二、长期零申报和企业所得税长期报亏损的企业是税务局重点检查对象
一个企业开门营业,不说你开支多大吧,至少这办公场地总得付租金吧,水电费也要吧,但是向税务局申报的收入总是0,这肯定不合理啊。
还有的企业,连续多年的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都是申报亏损的,说实话,你还真把自己当国企了,连续多年亏损还能继续经营下去啊?用脚趾头想想都知道,一个企业年年亏,老板还不把企业给关了?
所以啊,这些企业都把税务局的大数据不当一回事,你说税务局不查你查谁?
三、发票异常的企业会被税务局当作查处偷漏税的突破口
前段时间某税务局的一则税务事项通知书火了,关键内容就是:贵公司存在临晨开具增值税发票的疑点。
其实,税务局没有任何一项规定说企业不得在临晨开具发票,但是通过这件事,我们也可以发现,发票开具的时间点是税务局进行风险监控的重要指标。
还有虚开发票案件的涉案企业也是税务局必检的对象,一个虚开发票案件的涉案企业通常都会涉及到几个省市的几百家企业,税务局一般会根据涉案企业顺藤摸瓜,逐个进行检查,偷税漏税的一个也跑不掉。
四、黑客的爬虫技术也是税务局查处偷漏税的重要手段
所谓爬虫技术,是按照一定的规则自动在互联网上抓取特定信息的程序或者脚本。
税务局也有这种技术,通过爬虫技术,税务局可以在互联网获取大量的涉税信息,进而有针对性的进行检查。
2016年,福建税务局通过爬虫技术,抓取到某上市企业股东发生了变化,但是通过对比金三系统并没有发现有相应的申报信息,进而对该企业进行税务检查,查补税款6000多万元。
总之,税务局想要查出一个企业是否存在偷漏税的行为并不难,而且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升级,企业偷漏税的行为也会更加难以隐藏。
关于这个问题回答如下:
1.这个问题估计很多企业都在疑惑,税务局怎么会知道我偷税漏税呢?实际上主动分析发现纳税人的误报误缴税款和偷逃骗税行为是税务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责。
2.税务局知道企业偷税漏税问题主要来源于对企业纳税申报数据的专项和综合分析。比如企业的纳税申报,企业申报的收入与相关成本费用不匹配,如企业的用电数据与产值数据不匹配,企业的毛利率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企业申报数据与税务机关采集数据不一致,比如企业缴纳的税收滞纳金企业所得税年度汇算申报数据与税务机关实际征收数据不一致、企业的增值税销售额数据与企业所得税申报营业收入数据差异过大、企业的购销完全不匹配等等。
3.税务局知道企业偷税漏税问题还一个比较重要来源就是第三方信息。比如查处其他企业虚开发票行为,你是发票接受方;政府及第三方信息反馈企业有某项业务收入,企业没有申报信息显示、第三方举报企业的偷税漏税行为等等。
税收征管随着信息化建设的逐步完善,未来大数据分析将会更加精细化、科学化,相信税收征管效率和质量将进一步提升。
你好:
2025年这9种企业将会被严查,注意了!
一、虚假开户企业
随着实施的企业信息联网核查系统及即将到来的金税四期,会多维度的核查企业真实性,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识别企业是否有开户资格。
二、空壳企业
随着系统的不断升级,那些想利用空壳公司开户,来实施电信网络诈骗、洗钱、偷逃税款等违法犯罪,已经行不通了。
三、少交个税和社保的企业
施行五证合一后,税务、工商、社保随时合并接口,企业人员、收入等相关信息互联,虚报工资已经没余地了,且自11月1日起,15个地区陆续公布社保入税,再加上即将到来的金税四期,企业再想动歪心思的,可要小心了!
特别提醒:员工工资长期在5000以下或每月工资不变的,税务局将重点稽查。
四、库存账实不一致的企业
发票开具实行全票面上传,简单说就是发票开具不只是发票抬头、金额,就连开具的商品名称、数量、单价都会被监管。也就是说,公司的进销存都是透明的。只要企业开具的发票异常,马上就会接到税务局电话,甚至会实地盘查,一旦有问题,就会涉嫌偷税。
金税四期上线后,企业库存会进一步的透明化,在此提醒企业一定要做好存货管理,统计好进销存,定期盘点库存,做好账实差异分析表,尽量避免库存账实不一致。
五、虚开发票的企业
其中,与实际经营情况不符:
1、没有真实交易;
2、有真实交易,但开具数量或金额不符;
3、进行了实际交易,但让他人代开发票。
六、收入成本严重不匹配的企业
企业自身的收入与费用严重不匹配;重点费用异常(如:加油费、差旅费等);与同行业对比收入、费用异常等等。
七、申报异常的企业
很多公司对小税种不重视,认为其金额小,不会被监管,这样想就大错特错了,小税种也会引起大风险。
八、税负率异常的企业
税负率异常一直以来都是税务稽查的重点,如果企业平均税负率上下浮动超过20%,税务机关就会对其进行重点调查。
九、常年亏损企业
企业常亏不倒,明眼一看就有问题,对于这种企业,想让税务局不查都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