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资本的资金多久能转出
通过减少注册资金转出资金可以吗?
1,注册公司百的注册资金是可以拿出来用的
2,但是如果工商查询检查了,抽查了,那么你就要把这些资金注入到公司账户里
3.只是在刚注册公司时要存入银行验资户让会计师事务所去验资出具验资报告,然后办理工商、税务登记手续,这段期间注册资金是被冻结了的,等这些手续办好后就可以开个基度本户把钱从验资户中转出,公司就可以正常使用注册资金了。
4.公司注册完毕取得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以后,公司账户里的钱可以由公司取出供公司日常经营使用,但是不能一次性提取,那样会有抽逃注册资金的嫌疑,工商局,公安局,税务局都会找你的,数量大了,属于刑事犯问罪。
那么具体怎样拿出来用可以有以下办法:
一般来说在公司进行注册的时候,要在银行开户两次,第一次是用来验资的账户,第二次是公司的基本账户,验资账户验资后就注销了,但是基本账户是用来公司资金的出入和结算时候使用的,一般注册完成之后,注册资金进入基本账户,就可以支取使用了。所有的公司注册资金在注册完成后都可以使用了,当然在注册过程中是不答能支取的。
可以,但这种操作比较麻烦,周期相对也长。
公司减少注册资本,需通过股东会决议,然后修改公司章程,通知债权人并在报纸予以公告,公告期满且债权人无异议,然后再去做变更登记,时间周期在三个月以上。
债权人有可能要去公司提前偿还债权或提供相应的担保,如果要求提前偿还债权,则公司又面临着还款的资金压力。
所以,如果不是急用资金,且公司资金充足,可以采取减少注册资本的方式。
还有另外一种方式可以选择,那就是股权转让。
股权转让的优点是不需要通知债权人或在报纸公告,只需做股权变更即可,关键是要找到合适的买家。这种方式的缺点是,如果有新的股东加入,人员的磨合适应需要一个过程,同时股权转让价格的确定也需要评估、协商。
以上两种方法都可以,关键看哪种更适合于公司,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注册资金是可以减少的。
《公司法》第37条规定了股东会的11项权利,其中就包括“对公司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作出决议、修改公司章程” 等。因此,公司(股东会)是可以减少注册资金的,但应严格按照法律程序进行,并履行必要的变更手续。
如以下这些,都是在减资的决策过程中及完成后,需要做的:
1、由股东会做出减资决议;
股东会的议事方式和表决程序,除法律规定外,其余按公司章程规定。如果股东会行使减资权利,可在减资决议形成后,经过代表2/3以上股份的股东通过便可有效。
2、要修改公司章程;
决议通过后,必须及时修改公司章程,因为注册资本是公司章程中载明的主要内容之一,及时修改公司章程以与实际保持一致。
3、必须编制资产负债表及财产清单;
这也是公司必须履行的一项程序。《公司法》第186条规定,公司需要减少注册资本时,必须编制资产负债表及财产清单。
4、通告债权人并予以公告;
根据《公司法》规定,公司应当自作出减少注册资本决议之日起10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30日内在报纸上至少公告3次。债权人自接到通知书之日起30日内,未接到通知的自第一次公告之日起90日内,有权要求公司清偿债务或者提供相应的担保。
5、进行变更登记;
决策及变更后的章程,按照法律规定,应及时依法向工商机关提出变更申请,办理资本变更登记及章程的修改。
依照《公司登记管理条例》有关规定,公司应自减少注册资本决议或者决定作出之日起90日后,向当地公司登记机关提出申请,同时提交其他合法有效的所需证明。
因此,公司如在有必要的情况下,是可以减少注册资本的,只要按照上述的注意事项做好了相应的工作就可以,需稍加注意一点的是:公司减资后的注册资本不能低于法定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如有涉及的话)。
股东会的减资决议通过以后,在拟定详细退股方案基础上,便可以进行财务上的减资处理,会计分录为:
借:实收资本
贷:银行存款
您好,我是一个年轻的大叔。
公司减少注册资金的相关规定
减资的几种情形:
1、资本过剩,即公司正常生产经营或缩小公司经营规模不需要现有数额的注册资金;
2、公司严重亏损,长期无法弥补;
3、因公司派生分立;
4、公司注册资金逾期仍无法到位;
5、公司虚报、虚假、抽逃注册资金经处罚后仍无法纠正;
6、公司回购公司股东股权,需同时办理减少注册资金及相应实收资金;
7、其他需要减资的情形。
8、公司减资后的注册资金不得低于《公司法》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最低限额;
9、公司减少注册资金的,应当自公告之日起45日后申请变更登记;
10、公司的帐面或经审计后的每股净资产高于1元的,允许按每股1元及以上的价格减资,若每股净资产小于1元的,原则上不允许按每股1元的价格减资,减资的价格原则上不能高于每股净资产;
11、减资的方式若为非货币方式(即股东因减资而收回的资产系非货币),应当经依法设立的中介机构评估作价。
综上所述,只要符合相关规定,公司注册资金是可以减少的。注册资金作为一个公司实力的体现,只有将资金合法合理的运用到生产经营之中去,企业才能够更好的实现盈利目的。
希望能帮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