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执行法法官调解几次
法院强制执行前需要先调解吗?
没有,判决一旦确定,是没有调解的余地的,必须执行。不服可以上诉申诉。否则判决就是一纸空文了。但是民事诉讼中,会有一个执行和解。那也是你们两方达成一致后,法院进行一个确认程序。而且,强制执行是依申请开始的,你不说他不管。
明确告知:法院强制执行前无需先行调解。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三十条规定: 在执行中,双方当事人自行和解达成协议的,执行员应当将协议内容记入笔录,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
第二百三十六条规定: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 调解书和其他应当由人民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延伸:申请执行的前提是,已经生效的法律文书,被申请人执行人已经明确表示不予履行相关义务,导致申请执行人的法定权利无法实现。因此,在执行阶段,执行人员不再做调解工作,但是不影响双方当事人的自行和解。
强制执行还能调解吗?
不能。
被强制执行法院不会调解,但被执行人可以和申请人协商处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条规定:在执行中,双方当事人自行和解达成协议的,执行员应当将协议内容记入笔录,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申请执行人因受欺诈、胁迫与被执行人达成和解协议,或者当事人不履行和解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恢复对原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
法院调解后对方还是不还钱,多长时间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谢谢邀请。2年内向法院提出强制执行申请。
法院调解后会出具调解书,双方签收后的该调解书产生与判决书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
法院调解书为当事人必须履行的法律文书。如拒绝履行,对方当事人可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关于申请强制执行的期限计算起点按如下方法计算:1.调解书规定履行期的最后一日起计算。即履行期满后即可申请;2.如果是分期履行,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建议;3.如未规定履行期,从调解书生效之日起计算,即生效后第二日可申请。
该申请期限的中止、中断,适用诉讼时效相关规定。
另外,调解书不管是一审还是二审生效,均应向一审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法院调解后,会印发调解书给各方当事人,各方当事人签收后,调解书就生效。关于申请执行问题要看调解协议的约定。第一,如果约定还款期限届满,对方还未还款,就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第二,如果约定分期还款,当期还款期限届满,对方还未还款,就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该期的款项。第三,分期还款的,还可以约定,若被告不按约定足额偿还借款的,原告有权就剩余所有借款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这样就可以避免分期履行后要多次向法院申请执行的麻烦。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无论是判决书还是调解书,生效后申请执行的期限均为两年,申请执行期限中止、中断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但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最近碰到一个借款案子,甲方为借款人,乙方为出借人,同时甲方以自己在某公司持有的股权向乙方提供质押。2018年双方在法院主持下达成调解协议。随后不久甲方征得乙方同意将质押的股权转让,同时受让公司又将股权质押给了乙方作为对上述借款的担保。这样一折腾,几年过去了,乙方也未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甲方也始终未能履行还款义务。目前的情况是,乙方如想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则需证明在申请强制执行期限内有中止、中断的情形,否则这笔债务就成了自然之债,不再具有强制力。对债权人来说这是非常危险的一种做法。生效文书到期最好还是要进入执行程序,这不影响双方的和解,否则可能遭致既不能申请执行,也不能再行起诉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