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轻处罚的适用规则
从法律一来讲,“从轻处罚”和“减轻处罚”有什么不同?
“从轻处罚”是指从当事人的表现角度(多指立功表现)考虑,或者不是主犯而是轻度的犯罪,是没有定数的处罚;“减轻处罚”是指当事人已经具有一定的立功表现,所给予的合理处罚,这就是二者的不同区别。
违反治安管理何种情形,应当减轻处罚或者不予处罚?
《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十二条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不满十四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但是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 第十三条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但是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看管和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违反治安管理的,应当给予处罚。 第十四条 盲人或者又聋又哑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可以从轻、减轻或者不予处罚。 第十五条 醉酒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应当给予处罚。 醉酒的人在醉酒状态中,对本人有危险或者对他人的人身、财产或者公共安全有威胁的,应当对其采取保护性措施约束至酒醒。 第十九条 违反治安管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减轻处罚或者不予处罚: (一)情节特别轻微的; (二)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后果,并取得被侵害人谅解的; (三)出于他人胁迫或者诱骗的; (四)主动投案,向公安机关如实陈述自己的违法行为的; (五)有立功表现的。 第二十条 违反治安管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从重处罚: (一)有较严重后果的; (二)教唆、胁迫、诱骗他人违反治安管理的; (三)对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证人打击报复的; (四)六个月内曾受过治安管理处罚的。
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情节是?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六十二条 【从重处罚与从轻处罚】犯罪分子具有本法规定的从重处罚、从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刑的限度以内判处刑罚。
第六十三条 【减轻处罚】犯罪分子具有本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本法规定有数个量刑幅度的,应当在法定量刑幅度的下一个量刑幅度内判处刑罚。
从轻减轻处罚情节:1、赔偿被害人的损失。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
2、受他人胁迫有违法行为的;
3、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
4、其他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的。
对经济困难的违法当事人,不能因收缴其罚款难度大,而予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刑法减轻处罚是酌定的还是法定的?
有法定的也有酌定的 要根据具体的案情来分析适用哪个 法定量刑情节是刑法规定的课处刑罚轻重的依据,,其范围包括应当1.从重或从轻处罚的情节,如自首.立功.退脏.累犯.教唆犯.组织犯等情节2.应当免除刑罚的中止犯,3.不得判处死刑的情节如未成年人犯罪4.可以减轻刑罚的情节如防卫过当,紧急避险情节5.可以免除或减轻刑罚的犯罪如在国外受过处罚的罪犯,还有其他几种不常用见的犯罪也是法定减刑情节. 酌定量刑情节对量刑有重要的影响包括犯罪手段的轻重,犯罪的时间和空间环境.犯罪的对象如抢劫银行和抢劫过路人的行为所叛的刑罚肯定不同,造成的危害犯罪的动机,犯罪后的态度,犯罪人的一贯表现,是否有前科等情节.须明白的是有酌定量刑情节的犯罪也必须在法律规定的量刑幅度内酌情增减刑期,不能超过法定刑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