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免予行政处罚的情形有什么

法律观点 2025-07-22 1
可以免予行政处罚的情形有什么汇总:
  1. 违反行政处罚法怎样可以免于处罚?

违反行政处罚法怎样可以免于处罚?

您好,《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七条对从轻、减轻或免予行政处罚的情形作了规定。《行政处罚法》之所以作出从轻、减轻或免予行政处罚的规定,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首先,在我国处罚本身不是目的,如果用较轻的处罚能够达到目的,那么采用较重的处罚事实上会扩大处罚成本。其次,恰当地使用从轻、减轻或免于处罚,更容易使人改过自新。再其次,违法行为客观上有情节轻重之分,有危害大小之别,如果处罚不分轻重,不管三七二十一皆打五十大板,既不能体现过罚相适应的原则,也不公正。最后,根据情节、后果轻重来处罚,更能够发挥行政处罚催人向善的导向作用,更能够体现行政处罚的法规制定初衷。

广东兴功律所,提供专业法律服务,更多问题欢迎关注咨询。

根据题主所述,题主可能存在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导致被相关部门进行行政处罚,但题主并没有详细说明是因为做了什么行为导致违反什么法律法规、会对题主实施哪一种行政处罚。

一般来说行政处罚有七个种类,即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 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 行政拘留;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其中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只能由法律设定;行政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处罚;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吊销企业营业执照以外的行政处罚。

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责令监护人加以看管、治疗。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

而题主若不是上述的情形,想要免于行政处罚的话,要么是行政机关经过调查后发现,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依法可以不予行政处罚的;要么是违法事实不能成立的,也不会实施行政处罚。但如果当事人是想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的,可以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积极证明受他人胁迫才导致有违法行为的,也可以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立功的。

所以建议作为当事人的题主需要积极地根据事实去进行陈述、申辩、申请听证,如果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告知当事人行政处罚的事实、理由和依据,在当事人没有放弃陈述、申辩的情况下拒绝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的,行政处罚的决定是不能成立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六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所给予的行政处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希望以上解答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