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龄和养老保险的关系是怎样的

法律动态 2025-07-22 2
工龄和养老保险的关系是怎样的解析:
  1. 养老金一直交算工龄吗?
  2. 有的工龄没有缴纳养老保险费,这些工龄又怎样计算养老金呢?

养老金一直交算工龄吗?

交养老保险与工龄并没有直接关系。因为我国法律法定的享受养老保险待遇必须要缴纳社会保险满十五年时间。工龄是指职工以工资收入为生活资料的全部或是主要来源的工作时间。工龄长短标志着职工参加工作时间的长短。工龄是我国职工退休的一个条件,也是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工资计算的内容之一。

有的工龄没有缴纳养老保险费,这些工龄又怎样计算养老金呢?

没有缴费的工龄可以视同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发放过渡性养老金。

大家好,我是社保专家思之想之,有的工龄没有缴纳养老保险费,这些工龄又怎样计算养老金呢?

如果你是在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前参加工作,那么这段时间的工龄肯定是没有缴纳养老保险费的。

不过你这论工龄如果是符合条件的连续工龄的话,是可以视同养老保险缴费年限。也就是相当于缴费了。

对于这部分人来说,国家呢会在发放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基础上,再发放一笔过渡性养老金。

过渡性养老金的计发公式是个人平均缴费工资乘以视同缴费年限乘以计发系数。

计发系数全国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定,各地来规定,所以高低不一,一般是在1%到1.4%之间。

举个例子,假设你的工龄是35年,有6年的视同缴费年限。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平均工资为6000,个人的缴费指数平均是百分之百。当地的过渡性养老金计发系数是1.3%。

那么能拿到的过渡性养老金的钱数就是。

6000×100%×6×1.3%=468元。

可见对于过渡性养老金来说,同样也是当地平均工资越高,个人缴费水平越高,视同缴费年限越长,计发系数越高,拿到的过渡性养老金水平也会越高。

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在计算基础养老金的时候也是要依据缴费年限的。

基础养老金计算公式

退休时上年度平均工资×(1+个人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这里的缴费年限就包括实际缴费年限和视同缴费年限。

国家对于这类中人来说是比较好的,这部分没有缴费的工龄也就是养老保险视同缴费年限都在计算养老金过程当中充分体现了。

因为他们虽然没有缴费,但是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做出了贡献,所以对他们进行了补偿。

不过视同缴费年限是需要来认定的,只有符合条件的连续工龄才有可能被认定为视同缴费年限。

更多社保问题关注思之想之。

有的工龄没有缴养老保险费,这些工龄怎样计算养老金?

分两种情况:一在未实行养老保险金统筹前(1992年以前)参加工作的国有企业或计划内集体所有制企业的职工,之前的工龄视同激费工龄。什么叫视同激费工龄?1992年以前的工作年龄,你虽未缴纳养老保险费,但可以作为缴纳养老保险金的工龄计算。比如,王某1978年参工作,2010年退休,从1992年实行养老保险统筹缴费开始就一直缴费到2010年退休,其养老保险的缴费工龄就从1978年开始计算,作为计发养老金的工龄。二是1992年实行养老保险筹缴费后参加工作的,计发养老金只按你实际缴费年龄。其中缴费不满15年的,退休时一次发给退休金,缴费满15年以上的,按实际缴费年龄、缴费金额计算养老金待遇(体现多缴多得的原则),并按月发放,享受国家根据情况调高养老金待遇。这其间如有欠缴费工龄,按政策允许补交的可以补交,补交后可连续算缴费工龄。也就是说,不缴费的工作时间不能享受计发养老金待遇工龄。

原则,1992年以的工龄,视同缴费工龄,享受缴费养老金待遇。1992年以后不缴养老保险费的工龄不能享受计发退休养老金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