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械入室抢劫杀人怎么判刑
入室抢劫或行凶居民可以无限制防卫吗?
谢谢邀请!
对于入室实施抢劫的,可以实施无限防卫权,如果致其死亡,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在我国,抢劫罪是重罪,抢劫罪既遂最低是3年有期徒刑起步。
而入室抢劫属于抢劫罪的加重情节,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入室抢劫既遂,最低10年起步。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普通抢劫和入室抢劫犹如天壤之别,这也能说明我国法律认为入室抢劫对受害者的危害更大,情节更加严重。
而根据我国刑法20条第3款规定:
“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因此,只要行为人入室实施了抢劫行为,即可拥有无限防卫的权利,只要没有退出室内,就可以视为“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情节没有消除。
在这种情况,进行必要的防卫,无可厚非,即便使用致死手段,也应适用正当防卫,因为对方已经进入室内,不管对方是否抢劫,已经可以视为对户主人身安全的严重威胁,更何况其已经有了抢劫的行为。
而经过了昆山龙哥事件和退役军人唐雪事件,我们已经有了不少的案例可供参考。
因此,只要有人敢入室抢劫,可以大胆的进行防卫,即便最后定性防卫过当,但根据大量案例,大多都是判缓刑。
无限防卫权又称无过当之防卫、预防性正当防卫、特殊防卫权、特别防卫权等
根据《刑法》第二十条第三款规定:“对正在进行的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但是现实案件中,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界限很难很难很难界定,所以很多“正当防卫”的案件被判成了防卫过当案件,扔负刑事责任。
谢邀请,可以,但是在司法实践当中容易被判成防卫过当。我国刑法在正当防卫制度中规定了无限防卫权,我所理解的,你的问题无限制防卫应该是无限防卫权。
无限防卫权是指公民在某些情况下所实施的正当防卫行为,没有必要限度的要求,所造成的任何后果均不负任何责任,比如昆山反杀案。
按照你所说的入室抢劫和行凶,是正在发生的严重暴力犯罪,可以实施无限防卫。
撇开法律的层面,歹徒已经入室了,威胁到家人的性命和安全,此等情况下,怒而采取无限制防卫,也是本能,冒着坐牢的风险也要先弄他,保护家人最为重要。考虑过多,只能让坏人,恶人更加猖狂。
入室抢劫,行凶,属于严重犯罪行为。影响恶劣,危害很大,百姓痛恨。这类案件,历来是公安机关侦破和打击的重点。面对突发的抢劫歹徒,房主理应当机立断,在做好自我保护的前提下,持械具给予有力回击,以遏制犯罪嫌疑人的不法行径,并立即拨打110报警,由公安机关查办,惩处犯罪嫌疑人。
在应对突发的入室抢劫案件时,一旦作案人被房主发现,往往会凶相毕露,狗急跳墙,持凶器威胁房主,试图夺路而逃。此时,短兵相接,房主没有退路,应该迅速拿出自卫工具,以最大限度制服作案人为目的。如果作案人被完全控制,就应立即住手,避免发生防卫过当。当然,如果作案人穷凶极恶,双方撕打激烈,房主为保护自已,反击凶犯,但很难把握尺度,发生失手致犯罪嫌疑人重伤或死亡的后果,房主的行为应该不算防卫过当,不应负法律责任。但必须提醒房主,要向公安机关如实陈述处置过程,还原案发现场,固定证据,积极配合公安机关查清全案。
文章分享结束,持械入室抢劫杀人怎么判刑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了解更多关于持械入室抢劫杀人怎么判刑的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