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自首可以判缓刑吗
三年以下.初犯.自首.公安检察院都取保候审.到法院能判缓邢吗?
理论上可以判处缓刑,但还需要根据刑事政策决定。具体分析如下:
缓刑的适用条件
根据《刑法》第72条、第74条的规定,宣告缓刑应当同时符合以下四个条件:
- 1.犯罪情节较轻。判断犯罪情节轻重,以犯罪人是否应当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作为考察指标。(1)这里所说的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是就宣告刑而言,而不是指法定刑;即使法定最低刑高于3年有期徒刑,但因具有减轻处罚情节而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也可能适用缓刑;基于同样的理由,如果所判处的刑罚高于3年有期徒刑,就不能适用缓刑。(2)对被判处管制或者单处附加刑的,不能适用缓刑。因为管制或者单处附加刑都不存在剥夺人身自由的问题,适用缓刑没有实际意义。(3)如果一人犯数罪,实行数罪并罚后,决定执行的刑罚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也可以适用缓刑。
- 2.有悔罪表现。即犯罪后有悔恨自己罪行的表现,如犯罪后积极退赃,在羁押期间遵守监管法规、坦白交代罪行等。
- 3.无再犯可能性。对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人,并不是都可以适用缓刑。适用缓刑的实质条件是,暂不执行所判刑罚,犯罪人也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
- 4.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罪犯能够很好地融入社会,重新开始社会生活。
不满18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75周岁的人,符合上述缓刑条件的,应当宣告缓刑。黑社会性质组织属于犯罪集团,因此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的首要分子,不能适用缓刑。
司法实践中,是否判处缓刑还有司法政策的考虑。如某类犯罪高发,可能不适用缓刑,最为典型的是危险驾驶罪,如血液酒精含量达到200时,有的地方规定一律不适用缓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七十二条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第七十四条规定: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
综上,即使具有三年以下,初犯,自首,审判前处于取保状态的情况,但具有以下情形的,仍不一定能判缓刑。
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在扫黑除恶期间,涉黑涉恶的犯罪份子一般不适用缓刑。
涉损害赔偿或退赃、交罚金情况,判缓刑前需积极赔偿,退赃,预交罚金,否则一般也不会判缓刑。
诸如故意杀人,强奸,绑架,涉毒、涉黄等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案件,不宜判缓刑。
另具有法律规定应当从重处罚情节的,一般也不会判缓刑。
因此,是否判缓刑,把握既不能过严,但也不能过宽,应该遵循教育与惩罚相结合,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具体案件具体分析。
首先,提问者必须清楚一点,取保候审也是一种强制措施。而且,取保候审本身与是否能够判处缓行没有必然关联。因为这要看取保候审的原因是什么,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取保候审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其次,如果当事人能够确定是刑期是三年以下,且属于自首,初犯的,是符合判处缓行的条件的,但是能否判处缓行还应该由法院根据具体情节而定。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七十二条 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OK,关于主动自首可以判缓刑吗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了解更多关于主动自首可以判缓刑吗的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