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保护公民非法财产吗(法律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

法律观点 2025-07-03 2
法律保护公民非法财产吗汇总:
  1. 什么叫财产,财产分为哪几类,公民的合法财产包括哪些?
  2. 公安机关保护公民哪些权利?
  3. 宪法修正案提到公民合法财产不受侵犯的是哪一年?

什么叫财产,财产分为哪几类,公民的合法财产包括哪些?

财产是指拥有的金钱、物资、房屋、土地、知识等物质和精神财富. 具有金钱价值、并受到法律保护的权利的总称。 财产有三类,即动产、不动产和知识财产。 法律规定公民私人合法的财产,是指下列财产:(一)公民的合法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生活资料;(二)依法归个人、家庭所有的生产资料;(三)个体户和私营企业的合法财产;(四)依法归个人所有的股份、股票、债券和其他财产。

公安机关保护公民哪些权利?

公安机关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和人身自由,保护公共财产和个人合法财产,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保障人民充分享受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保障人民依法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享受正常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

一、民法典公安机关如何保障公民的民事权利

民事权利的保护,是指为保障权利不受侵害或恢复侵害的民事权利所采取的救济措施。

民事权利的保护分属为自我保护和国家保护。

民事权利的自我保护,又称为私力救济,是指权利人自己采取各种合法手段来保护其权利。自我保护的方式主要有自卫行为和自助行为两种。

实施自助行为的条件为:第一,须为保护自己的权利;第二,须情事紧迫来不及请求国家保护;第三,须采取法律许可的方式;第四,须事后当即请求国家保护。

民事权利的国家保护,又称公力救济,指民事权利受到侵犯时,由国家机关通过法定程序予以保护。

二、民事权利的保护依据

《民法典》

第一百零九条 【人身自由、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自然人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

第一百一十条 【民事主体的人格权】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

法人、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名誉权和荣誉权。

第一百一十一条 【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

第一百一十二条 【因婚姻、家庭关系等产生的人身权利受保护】自然人因婚姻家庭关系等产生的人身权利受法律保护。

第一百一十三条 【财产权利平等保护】民事主体的财产权利受法律平等保护。

公安机关在保障公民的民事权利的时候,首先应该是要求双方当事人共同协商处理,如果协商失败的就会建议当事人到法院进行诉讼,因为这种侵权案件一般是属于告诉才受理的案件。

宪法修正案提到公民合法财产不受侵犯的是哪一年?

2004年宪法修正案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这是我国首次在宪法中明确提出保护私有财产。这一突破表明私有财产权的保护在我国越来越受重视,同时也从侧面反映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我国开放程度的提高,对私有财产保护的要求愈加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