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刑事立案后多久结案
刑事案件多久有结果?
按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一般刑事案件大致要经过3个阶段,即侦查阶段、审查起诉阶段和审判阶段:
1.侦查阶段如果嫌疑人被刑事拘留,最长时限为37天。如果被批准逮捕,侦查羁押期限延长2个月。
2.审查起诉阶段一般期限为1个月。重大、复杂的案件,可以延长半个月。
3.法院审理阶段,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综上所述,如果不存在延长的情形,一般刑事案件应该在6个月37天内结案。
一、一般刑事案件开庭后多久宣判结果?
一般三个月之内会宣判。
1.刑事案件普通程序的审限是三个月,复杂的可延长三个月,简易程序审限不超过二十日,可能判有期以上刑罚的,可延长至一个半月。
2.当庭宣告判决的,应当在五日以内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定期宣告判决的,应当在宣告后立即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判决书应当同时送达辩护人、诉讼代理人。
二、一般刑事案件二审上诉后多久开庭?
多久开庭没有具体的规定。
1.刑事二审上诉多久时间可以开庭其实是没有具体的规定的,法律上只是规定二审法院受理后的时间期限,一般刑事案件最长的时间是二个半月,民事案件最长的时间是三个月。而一审法院多久时间内要把案件移送到二审法院在实际操作和法条中是没有明确的规定。根据民事诉讼法中所提及的关于二审程序的相关规定,当事人如果有不服法院的第一审判决的,可以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天之内向上一级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如果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的裁定的,可以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天之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2.上诉状的内容应该包含: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当前职业、就职单位、目前住所、身份号码、手机号码等;;原案件审查法院的名称、案件编号和案由;及上诉的具体请求和理由。
三、民事诉讼二审新证据如何认定?
当事人知道证据的存在,因不了解证据的价值未取得。
1、是在举证期限内虽已客观存在,但未被当事人知悉,掌握的证据。
2、是当事人知道证据的存在,且有条件取得,因不了解其证据价值而未提出的证据,但法院已经予以释明的除外。
3、当事人知道证据的存在,但在举证期限内因客观原因未能取得的证据。
4、是为了反驳对方的主张或举证,而在举证期限届满后提出的证据。
5、是当事人因客观原因无法在举证期限内提供,经法院准许延期,在延长的期限内仍无法提供的证据,不审理该证据可能导致裁判明显违反客观事实的。但当事人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未能在期限内提供证据的,应明确排除在“客观原因”之外。
一般刑事案件二审上诉之后,多久开庭是要看具体的案件情况的。上诉状的内容应该包括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当前职业等。如果当事人知道证据的存在,因为不了解证据的价值而没有获取,在二审中可以认定为新的证据。
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普通刑事案件,结案时间或者说判决下达的时间大约为6个月左右。
特殊情况下,也就是犯罪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刑事案件,经过相应调查取证和审查程序,有可能不足六个月就提前结案,这两种情况下嫌疑人都没有被定罪量刑,不会留下前科劣迹。主要发生在以下两种情况中:
第一种是,检察院不批准逮捕嫌疑人,公安机关对嫌疑人办理取保候审手续后,由于犯罪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公安机关不向检察院继续移送案件,待一年的取保候审期限届满后案件自然终结。
第二种是,检察院经过审查起诉认为犯罪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不向法院移送起诉,待一年的取保候审期限届满后案件自然终结。
为达到以上两种结果结案的效果,嫌疑人应第一时间获得法律帮助,首先争取取保候审,然后根据案件情况争取获得无罪释放或缓刑判决。
文章分享结束,法院刑事立案后多久结案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了解更多关于法院刑事立案后多久结案的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