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名买房注意事项都有哪些
对于借名买房,需要注意的事项有哪些?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建议就是,最好不要这么做。
借名买房,目前是没有法律保护的,也就是说,如果发生纠纷,还是以不动产权证上登记的所有者来裁定。
而且能借名买房,说明名义上的房主和实际出钱的房主关系应该都比较好,保存证据的可能性比较低,万一有纠纷,不利于申诉。
如果万不得已非要这么做,建议买房前双方充分沟通,留下证据,比如付款的证明、银行流水、证词录音或者是双方签订的协议之类的。
大部分一二线城市房产都限购,很多买房人苦于没有购房资格,于是想到借别人的名字来买房。借名买房除了会出现朋友堂弟这样,因为借名的对象债务问题影响房产安全,更多购房者担心的是,房产不会不会被名义购房者据为己有。如果想要借名买房,有没有什么办法尽可能规避风险呢?
在不违反我国《合同法》第52条规定的前提下,借名买房所签订的协议,一般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也就是说,真出现了纠纷,是可以通过打官司的方式维护权益的。
我们举例说明,假如A计划以B的名义购买一套房子,也就是说签房屋买卖合同的是B ,所买到房屋产证上B的名字,但是实际上是A支付购房相关款项,并因此享有实际产权。那么这时候作为A应该如何操作以规避风险呢?
第一,因为是借名买房,购房的款项都会以B的名义对第三方(开发商、房东或税务局等)支付,那么A需要注意,给B支付每一笔款项一定要做好备注,例如“购房款”或“税费”,切不可在任何地方出现“借款”二字,否则真正出现纠纷时,B方可能会以借款为由拒绝还房。
此外还有款项支付时间的问题,A给B的款项转账,一定要在B支付给第三方(开发商、房东或税务局等)的当日或前一日,不要间隔太久。
第二,按揭还款。房子是以B的名义购买,贷款人是B,还贷人自然也是B。此时A需要确保每期还款按时支付到B的还款账户,且备注贷款还款。不要出现任何逾期或忘付漏付的情况,否则后续出现纠纷也难以说清楚。
第三,办理抵押。为了防止B偷偷卖房子,A可以在房子上设立以A为抵押权人的抵押,这样即使B想要卖房子也无法绕开A。A必须要保存好过程中的所有的证据,包括但不限于合同、产证及税单、抵押权证,必要的时候,这些证据是维护个人权益的有力武器。必要的时候,这些证据是维护个人权益的有力武器。
以上这些仅仅是帮你尽可能降低风险,借名买房的风险没有办法完全规避。虽然法律支持,也有现实中的官司判例中实际购房者胜诉,但真正打过官司的人都知道有多烦,就算赢了判决,执行起来也不会那么容易。最后就算如愿处置了,也要退掉几层皮。
总的来说,借名买房属于高风险的操作,建议一般的购房者还是不要轻易尝试。
一、对于借名买房的原因
1、规避限购政策、规避限贷令以及其他贷款障碍、减少税费等;
2、隐藏真实的财产信息;
3、享受特定购房优惠:
4、其他
二、借名买房的风险
1、借名购买普通房屋的,登记购房人反悔不承认借名买房之事或者登记购房人死亡,其继承人不了解借名之事,不承认借名之事;
2、借名购买经济适用房,因名义产权人反悔,导致出资人无法取得房屋;
3、房屋被名义产权人转让或抵押,或者被法院强制执行;
4、其他
上述说了这么多风险,如果非得借名买房的话,那么实际产权人和名义产权人一定要找律师签好合同,以书面方式确定该房产的实际出资人和权利人。同时,实际产权人在购房时应从自己的账户中支付房款,保留好单据。
同时,也可以让名义产权人把房屋抵押给实际产权人也是一种方法。总之,风险很大,购房时一定要咨询专业人士意见。
借名买房指的出资购房者将购买的房产登记在他人名下的行为,即产权登记人并非实际产权人。为了表述方便,以下将实际出资的一方称为购房人,而将房屋产权登记人称为借名人。
为什么会出现借名买房的行为?
借名买房多发生在亲属、朋友之间,也有发生在陌生人之间的,原因有多方面,但大多数与房地产调控政策有关,也有基于其他理由的。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
1、购房人不具备申购经济适用房、安置房等限定销售对象住房的申购资格,利用借名人的身份买房。
2、购房人暂时属于限购对象,担心房价上涨,利用借名人的户口资格购房。
3、购房人为了享受首套房优惠贷款政策,利用无房的借名人资格购房。
4、购房人自身无法申请贷款,利用借名人可以申请到公积金或者商业贷款。
5、购房人为了免除日后遗产继承的税费和麻烦,而直接以子女的名义购房。
6、购房人为了逃避监督,将非法所得购买的房屋登记在他人名下。
借名买房对购房人存在哪些风险?
借名买房由于房屋登记在借名人名下,从法律上讲,借名人是房屋的所有权人。这就很容易引起购房人与借名人之间的财产纠纷。常见的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借名人见利起意,这类比较多见。借名人由于房价大幅上涨,见钱眼红,心理不平衡,故欲霸占房屋,以自己为房屋登记人为由提起诉讼要求购房人返还房屋。
2、借名人借房屋过户之际,索要大笔好处费,否则不予配合办理过户手续。
3、借名人通过声明原产权证书遗失,另行办理不动产权证,私自设立抵押权、或者私自交易。
4、借名人由于债务纠纷被起诉,导致房屋被人民法院实施查封、或被执行。
5、借名人私自设立房屋居住权,使购房人陷入司法案件中(《民法典》生效后)。
6、父母借用子女名义购房的,也有子女擅自处分房产的情况。
借名买房对借名人存在哪些风险?
很多人可能认为,借名买房对借名人而言没什么风险,因为毕竟房产登记在借名人的名下。其实不然,借名买房对借名人同样存在这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影响借名人正常购房。由于各种原因可能导致购房人无法按照原来承诺的期限完成房产过户,结果使房屋长期处于借名人名下,使借名人在有购房需求时,失去了购房资格。
2、影响借名人享受购房优惠政策。借名人名下房产即使完成了过户给购房人的手续,再次购房时,仍属于二套,无法再享受首套首付政策。
3、对于按揭方式的借名购房,还可能影响借名人的征信。如果购房人收入发生重大变化导致无力偿还银行贷款,借名人就需要承担贷款的偿还责任,否则就有失信的风险。
4、过户交易的连带风险,如果购房人直接将房产出售给第三人,一旦实际交易双方出现经济纠纷,就会牵涉到借名人,因为房屋的交易手续需要借名人办理。
借名买房过程中应注意哪些事项?
借名买房实际上是一种存在双向风险的行为,因此,应谨慎对待。
1、购房人在借名买房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1)与借名人要签署详细的借名买房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2)保留全部付款转账凭据,转账凭据上最好备注转账资金用途。
(3)持有和保管与购房有关的所有凭证,包括但不限于:认购书、开发商开具的收款收据、商品房买卖合同、购房发票、契税发票、专项维修资金发票、房屋预告登记证明、不动产权证书原件。
(4)保留办理房屋入伙手续时的所有的缴费凭据和发票。
(5)保留过户前全部的日常生活交费发票,包括但不限于物业费、水、电、气、热交费发票或收据,公摊费用收据、车位管理费收据等。
(6)如非迫不得已,尽量不要借用陌生人的名字购房,比如有些人出售经济适用房、安置房、回迁房的购房资格,这一类出现产权纠纷的风险很大。
(7)在满足购房资格时,尽快办理过户手续。
有了上述证据,一旦出现房屋产权纠纷,购房人就可以证明自己是实际购房人,从而主张自己的权利。
2、借名人在借名买房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1)以按揭方式买房的,不要借名,这种借名购房行为不确定因素太多,还款期内过户也非常麻烦。
(2)对购房人的经济实力要比较了解,确定资金来源合法,并应由购房人做出书面承诺保证资金来源的合法性。
(3)签订的借名购房协议要对过户时间及违约责任有具体的约定。尤其是应对超过约定的过户时间,购房人仍然无法过户而影响到借名人购房时,约定具体的解决方案。
(4)在购房人将房屋出售给第三人要求借名人配合过户时,必须要求购房人出具书面委托书,同时告知买房的第三人有关借名买房的事实,防止日后卷入不必要的司法案件中。
总之,购房有风险,借名需谨慎。
关于借名买房注意事项都有哪些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了解更多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