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孩子被同学打怎么处理
孩子被同学欺负,家长该不该出手?
孩子在学校与同学发生矛盾,很正常。解决的途径:首先可由孩子自己解决;其次,可通过学校或连同家长协助解决。家长任何单方面行为都是不合适的,往往适得其反,不利于矛盾的解决。
如近日发生在上饶第五小学的一学生家长杀死孩子10岁同学的“5.11"案,就是典型的家长替代孩子解决同学间矛盾的行为所酿成的悲剧。
“三味”在长期的教育工作实际中,也遇到过不少这样的家长,同时也参与过不少类似问题的处理工作。总结起来,在对待孩子与同学之间矛盾的问题上,我认为,家长应在具备以下几点认识的基础上,做出恰当的处理方式。
认识一:孩子与同学之间的矛盾,类似于“过家家”,不存在根本利益的冲突,与成人矛盾有本质区别。因此,家长应以“平常心”对待同学矛盾。
1、同学间为什么会产生矛盾?
孩子(特别是青春期孩子)精力充沛,特别好动。一个学校或一个班级内那么多孩子,个性不同,所受家庭教育及习惯、素质不一样,成年累月在一起,本来学校学习有压力,生活又简单枯燥,老师管得也紧,个性及玩乐之心受到压抑。因此,一旦到课余时间,避开老师的视线,好动、好玩、好奇的天性就显露出来。这么多孩子在一起玩乐,相互间或因一次肢体小碰撞,或因一句不文明语言等,产生一些小矛盾,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2、同学间有哪些常见的矛盾形式?
同学间的矛盾,往往是因为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小磕碰等学习生活中的鸡毛蒜皮的小事、甚至是小小的误会而造成。通常表现为不同玩、不讲话、不交往、嘲讽、侮辱、谩骂、告状、争风吃醋、恶性竞争、肢体碰撞等。
3、同学间矛盾有何特点?
同学间矛盾来自于孩子学习生活中对细小言行的心理感受,不涉及多少利益关系,带有浓厚的幼稚性。正由于其幼稚性,因此在其时间持续上,具有暂时性特点。
同学之间的矛盾固然有危害性,老师和家长应予重视,但也应以“平常心"看待,不可将它看得过于严重,甚至趋于社会化、仇恨化。
"三味"也曾多次处理学生打架事件。曾有一次,2位学生打架,原本2人平时是玩得很好的朋友,只因一次玩笑过火,2人打了起来,互不相让,双方都有抓伤。后来双方家长到校配合处理。双方家长了解情况后,认为没什么大矛盾,便对孩子进行一番教育后,孩子当场握手言和,并表示和好如初。
认识二:孩子与同学之间产生的矛盾,应充分给予孩子信任,给孩子一个自行处理问题的机会。
有些孩子特别喜欢向老师和家长“告状”,从学生安全教育上看,孩子的这种做法也是老师和家长所鼓励的正确做法。但也容易受到同学的反感,甚至让矛盾加深。另外,也侧面反映出孩子依赖性过重,缺乏自我解决问题的勇气和担当。
"三味"也曾多次碰到过一些学生,因为一点极小的事来“告状"。有时,我也"懒得理会",鼓动学生自己去正确处理。当然,过后,我也会过问一下情况。
同样,作为家长,在得知孩子与同学发生矛盾时,也可给予孩子一些建议,先让孩子自己去解决问题。过后,家长再了解结果,如果有必要去协助处理时,再联系学校和老师处理也不迟。
孩子自己的事,先让孩子自己去应对,可以提高孩子处理问题的能力,增强孩子的责任担当意识。
认识三:孩子与同学之间的矛盾,属于学校教育上的事,首先应由学校和老师来处理。家长独自插手,属干扰学校正常教学秩序行为。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可能让矛盾升级。
学校和老师一般会教育学生,当与同学发生矛盾时,应第一时间报告给老师或学校,不可采取绕开老师而直接叫家长或亲戚朋友来解决。
现在不少学生,从小受到家庭溺爱,对父母有较强依赖性,一旦与同学有点矛盾,无论大小,不愿告诉老师,便直接告诉家长。而有些家长,不问青红皀白,采用粗暴手段,将同学矛盾升级为家长矛盾,造成严重不良影响。
“三味”曾遇到这样一位家长:他孩子在学校被同学欺侮了,孩子告诉他后,便到校私自找到那位欺侮孩子的学生,气愤之下打了那学生一巴掌。之后,该学生哭哭啼啼跑回家,告诉其父母。其父母觉得这位家长太过份了,于是,叫了一帮朋友,找到该家长……事态被扩大,孩子的问题不仅没得到解决,反而在孩子的心理留下了阴影。
认识四:对孩子与同学之间的矛盾,既不可纵容,也不可压制。
孩子与同学之间的矛盾,最初的形式或大多数形式确实只是一些小摩擦、小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淡化、消散,但也不排除有因长其积压而变得更严重的情况。因此,总的说来,不论老师还是家长,应该予以重视,以避免让小矛盾转变为大问题(如欺凌事件)。
家长对待孩子与同学之间的矛盾,应避免两种极端方式:
一是,纵容。有些家长,当孩子与同学发生矛盾,甚至欺凌时,如果孩子是强势方,认为孩子没吃亏,便不问不管,不加制止和教育。实际上,这是纵容,会让孩子欺凌成性,小错发展成大错。如果孩子是弱势方,有些家长则向孩子灌输“不吃亏"思想,纵容孩子"别怕事"或“还手打回去"。同样,这种做法也是错误的,极其危险的!不仅会激化矛盾,还可能导致孩子的意外伤害。
二是,压制。孩子与同学产生矛盾时,有些家长不予重视,甚至一味让孩子忍受,也不可取。我们教育孩子要有宽容之心,学会忍受,这点没错。但对孩子的矛盾堵而不疏,一旦积压到一定程度,爆发出来,有可能让孩子做出极端行为。
总结语:
总之,家长对待孩子与同学之间的矛盾时,既要“平常心"看待,也应予以重视。处理问题时,应充分尊重学校和老师,切忌独自采取粗暴行为。避免校园伤害事故,是每一位家长应尽的责任。
(图片来自网络)
欢迎关注头条号【三味聊教育】, 让我们一起从新角度看教育老问题!
杀人就是恶魔,能不能把事情弄得再小一点点,哪怕就一点点,你就是英雄,因为你有责任为社会惩恶扬善,也挽救他走向歧途,我同情女孩,但更同情男孩,不应该这样对待他,要是帮助他,挽救他更好,不能因为头疼,就把头砍了,育人不能都是别人的事,我们也可以出一点微薄之力。
教育孩子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果孩子被同学欺负了,家长首先要做的是了解原因,然后帮助孩子从所经历的事情中查找原因,以及总结教训,避免以后类似情形的再次发生。若家长没有了解事情的原委帮孩子出手反击话,那是缺乏教养的一种表现,如果孩子小,被打的小孩子的家长也会感到自己的孩子委屈,就会引起两家的家庭纠纷,如果孩子是大孩子,家长出手反击,在当时可能帮自己的孩子解了围,看似出了一口气,其实,也不能保证以后在没有家长的情况下,孩子不受欺负,这样对孩子后续成长都是不利的,孩子从你身上学到的可能也是用拳头说话。
孩子是每个家庭的宝贝,如果孩子受到了欺负,作为家长都是很心疼的。家长要从小加强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告诉孩子:“如果孩子自己没有做错什么,对方打了你,你要先警告他,如果警告了没有起到效果,你就可以还手,出手要有度,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要随时应变,比如逃跑,求救,有时服软也是一种智慧的选择。多交朋友,有朋友的支持保护,在群体当中才不会被欺负。”
家长帮孩子出手解决问题,不如教孩子如何自己解决问题。
孩子被同学欺负,家长千万别出手。众所周知,对孩子的教育分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并且这三方面的教育是密不分的。孩子被欺负是由原因的,作为家长关爱自己的孩子是情有可原的,但最关键的是教育好自己的孩子,而不是充当孩子的保护伞,如果动不动就出手,反而对自己孩子起到负面的影响,严重的会导致违法的行为。我个人认为,如果遇到孩子被欺负这种情况,应该及时通知其家长,协同学校老师一起面对面了解情况,心平气和地解决问题,以致于使此类问题不能再次发生,才能起到解决问题的效果。
孩子在学校被同学欺负了,家长应该教孩子学会忍让和原谅,还是教会孩子反击和保护自己?
娃在学校被同学欺负了,我个人认为不能教孩子忍让和原谅,应该反击,如果,从小就教育孩子们忍让,会让孩子们成人之后懦弱。反正都是孩子,也伤不到哪里去,我们的孩子不能欺负别人,豪强霸道,但是也决不要恃强凌弱,也不要怕人,不管别人有多强势,都得要面对,不能退后,不要怕困难。谢谢邀请!
谢邀,找班主任把孩子双方事情的经过,起因,始未,搞清后,请双方家长调节並批评教育欺服人一方。 第二次,从复。 第三次,反击。
我的女儿还小,才六个月,离那一天还有点距离,不过从我自身的成长经历来看,我会更多的偏向于反击和保护!
我初中的时候是全校最高分进校,几个班主任争来抢去的,当班长、英语课代表、体育课代表、文学社成员、广播室主播、全校文艺晚会的主持人、凡是参赛基本上不会空手而回,整个初一每次考试都是全级第一。
但我最后差点连高中都没考上,就是在此期间被人欺负了,那个时候父亲不在身边,被人打了也不敢回去说,被人拔毛,只能省零花钱,甚至偷家里的钱去满足那些小杂碎!由于长期的恐惧,无助,到最后的不甘忍受,我决定采用我自己的方法去报复,去争回面子,保护自己,所以我也开始跟社会上的人混,打架、抽烟、喝酒、谈恋爱、逃课、拉帮结伙,最后大哥是当上了,我把自己毁了。
如果那个时候,有人能够帮我一下,帮我出了那口气,找回那个面子,我会继续安安心心的读书,现在看来,那些事情真的很幼稚,代价也大,但当时就觉得是过不去的坎,觉得整个世界都是灰色的,最严重的时候,我甚至不愿意去学校,害怕!
坐在教室里也六神无主,生怕又被别人拔毛,生怕又被别人打,就更不要谈什么集中精力上课了,走在路上被人多看两眼,心里面都发慌,所以不要用大人的视角去看孩子的问题,不是我太小气,如果那些杂碎现在让我遇到我还要揍他们,并且会比当年揍的更狠,我恨的不是被打的那点事儿,不是被拔毛的那几十块钱,是恨他们的行为,导致了我人生轨迹的改变。
我绝对不容忍我的孩子有一天再遭遇这样的情况,我会教她一些聪明的方法,并且有些事情我会去做,当然,我也绝对不容许我自己的孩子去做这种欺负人的事情,其实这就是对她最好的保护,与其懦弱,不如让他锋芒毕露,这样的人将来起码还能成长,还有改正的机会,懦弱是一辈子的缺陷。
这个世界永远属于那些敢打敢拼的人,从来没有见过一个懦弱的成功者,但反击不是纵容,首先得把他犯的错给纠正了!
忍让和原谅不是没底线的!知道么?
要看情况看人!看是什么事!
不是什么事情都可以用忍来解决。
很多事就是因为忍才让事情越来越严重的。
如果是对方毫无理由的伤害孩子,这个也要忍受吗?
忍了第一次就会有无数次不知道吗?
有句话你听过没?出轨只有零次和无数次!
这句话对这种事情也同样在理的。
只有零次和无数次,不是你忍了,对方就不犯了!懂吗?
适当的反击也是保护自己,在孩子年纪还小的时候就应该教他(她)憎恶分明。
不然孩子的人生方向会产生混乱。
孩子的人生会有擦不掉的阴影。
希望你已经知道了什么才是正确的做法。
孩子无缘无故在学校被同学打了一顿,回家告诉你,你会怎么做?
作为父母,得知孩子在学校被欺负心里肯定不是滋味,有些孩子被欺负了也不知道如何求助大人,一个人忍气吞声,默默承受着;有的孩子就知道回来告诉父母,寻求父母的帮助,说明孩子也在想办法,只是不知道该怎么做,比不说出来的好。
孩子无缘无故在学校被同学打了一顿,回家告诉你,你会怎么做?
首先,父母不要去批评孩子的不是,而是先和孩子沟通,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
千万不要火上浇油,把孩子给骂一顿,这样的冲动做法只会让孩子更加受伤,下次他遇到问题就不会再告诉你了。
听听孩子对这件事的描述,他是怎么想的,当时做了什么,对方说了什么做了什么,然后再作出自己的分析和判断。
其次,和老师沟通,请求老师帮助协调。
一般情况这事是在学校发生的,所以,老师会协助协调,会比家长单独去找对方的孩子沟通效果来得更好。
另外,可以邀请对方家长和孩子当面沟通,如果事情不是很严重可以电话沟通。不建议微信沟通,打电话见面会效果更好。
孩子进入校园,难免会和同学之间发生矛盾,作为父母要积极对孩子进行正面的引导,更不要因为孩子被欺负而直接为孩子出面解决,尽量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因为,我们不能保护孩子一辈子,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和解决问题会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什么样的孩子更容易被人欺负?
- 父母离异,缺少父母关爱的孩子
因为家庭的破碎已经给孩子带来了不安全感,加上父母对孩子缺少情感上的照顾,孩子内心会始终觉得自己不够好,不如别人,内心会有自卑感。
- 成绩不如意,经常被父母贬低的孩子
在学校里老师都比较喜欢关注成绩优秀的孩子,而成绩不如意的孩子本身也不够自信,在学习上很难体验到成就感,特别是班上倒数几名的孩子。难免会遇到同学们的冷言冷语,严重的会被人欺负,所以,特别需要父母引起关注。不要诋毁孩子,你诋毁的不是孩子成绩不好,而伤害的是孩子的自信心。要多鼓励孩子,帮助他度过难关,成绩不代表一切,每个孩子都有他的优势所在。
- 身体有缺陷的孩子
- 有的孩子天生残疾或有其它缺陷,还要每天面对众多同学的异样眼光,这样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很难变得快乐和开朗,如果和同学的关系不够好,很容易被人冷落和欺负。
- 校园欺凌事件中,被欺凌的对象大部分都是性格上比较自卑、胆小的孩子,特别是在家庭里的不到温暖的孩子。这些孩子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帮助和引导,也很容易变得不健康,要么更加自卑,严重还会引起各种心理疾病。
- 希望家长能够在平时多观察孩子的行为,给予孩子足够的心理营养,也希望老师多关注校园欺凌事件,不要让无辜的孩子受伤害。
我是@灵动育儿,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鼓励咨询导师,育儿路上,一起成长!感谢你的关注,文中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欢迎来到文清老师育儿课堂,我是让“熊孩子”变“牛孩子”的文清老师。平时除了让孩子学习各方面综合能力以外,还要给孩子做心理辅导,当孩子真正遇到这种事情的时候,就可以理性处理了。
一定要让孩子知道,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没事别惹事,遇事咱们不怕事,特别是故意伤人事件,就该态度强硬,适当反击,反击,但是不能恋战,保护了自己,也让对方明白我不好惹,更要告诉孩子,生活不止有善意,还会有恶意,面对恶意时一定要亮出武器,保护好自己。
当自己的孩子在学校受到委屈,回到家向你倾诉委屈的时候,家长一定要重视,需要父母出面时,一定不要怕麻烦,要及时给孩子提供最有效的帮助。首先抱抱自己的孩子,安抚一下孩子的情绪,等孩子哭诉完,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的关心,对他的重视。然后再坐下来与孩子进行心与心的沟通,听孩子讲述一下前因后果,了解一下具体情况。
情况一: 如果是自家孩子先动手,才导致被同学打,那么一定要让孩子意识到动手打同学这种行为是不正确的,并且要让孩子主动给同学道歉,也让同学给自家孩子道歉,让他们握手言和,并让他们都认识到动手打同学这种行为是不正确的,以后不能再发生类似的事情。
情况二:如果是自家孩子,无缘无故被同学打一顿,一定要联系学校班主任,让班主任问清事情的原委,妥善处理此事,给自己孩子一个交代,并且在以后的班级活动中,多给这两个孩子接触的机会,来缓和他们之间的关系,给学校班主任反映事情的时候,态度一定要好,肯定老师的辛苦,理性陈述事情的原委分析利害。
情况三:如果是自家孩子,无缘无故被同学打了一顿,联系班主任的同时一定要找到学生的家长,让家长问清楚孩子事情的前因后果,并让这位同学向自家孩子道歉,保证以后不再有打人的行为,并让他们握手言和。
身为父母,如果不能给孩子一个安稳的环境,倒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孩子练就一身本领,不惹事,不怕事,被人欺负时,一定要理性反抗,所以平时一定要让孩子加强体育锻炼,也可以练练跆拳道,学一些防身术,这样就不用担心孩子在外面会受到欺负了。
孔子说过,以德报怨,何如?孩子被人欺负时,如果让孩子一味地退让,孩子会变得软弱可欺,或者同样暴力,父母一味的不重视,总有一天会酿下大祸。对于单纯恶意伤人事件,特别是屡次恶意伤人,屡教不改的,就要打回去,决不姑息。
遇到这种事情,家长一定要重视起来,比起身体上受到的伤,孩子心里健康更重要。孩子内心真正强大了,才不会被别人所欺负。
关注文清老师,分享更多的实用育儿经验。我是让“熊孩子”变“牛孩子”的文清老师,下节课,我们不见不散!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了解更多关于一般来说孩子被同学打怎么处理的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