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制没有事业编制吗

法律观点 2025-09-19 1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劳动合同制没有事业编制吗的一些知识点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1. 事业单位签劳动合同的是事业编吗?
  2. 事业单位合同制是正式工吗?

事业单位签劳动合同的是事业编吗?

可以准确的说不是。事业单位签劳动合同的不是事业编。经历正常的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并且要顺利的通过笔试、面试、体检、政审、公示等各项环节,最终才能够真正录取到一家事业编制里面去。

如果是事业单位编制的话,他一整套录用程序下来,是很繁锁的。

是否事业在编人员可以看以下几个特征:

1、看合同,应该签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聘用合同。如果是劳动合同则显然不是。

2、看工资,是否采用事业工资结构,事业人员一般分为管理类和专业技术类。

3、看保险,事业人员有不参加养老保险的,也有参加养老保险,但是一般参加事业养老保险,与职工养老保险有区别。

4、看编制部门是否将你入编。

5、看招录部门(人社局、人事局)的入职登记表是否将你作为事业单位人员登记。

事业单位合同制是正式工吗?

事业单位合同制员工不是正式工。事业单位的合同制员工,包括人事代理、合同工、临时工、劳务派遣工等。人事代理由人事局代管档案,除了不使用编制,其他都和正式职工差不多。

劳务派遣工又和其他三类人员不同,劳务派遣工是和劳务派遣公司签订劳动合同,派遣到用人单位工作,和用人单位没有直接的劳动关系,其工资和社保费用,由劳务派遣公司承担。

而人事代理、合同工等是直接和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给付工资、缴纳五险一金。

今后,事业单位临时用工,多以劳务派遣工,或者是人事部门统一雇佣工人、财政部门供养为主,除医院等外,不再由事业单位各自雇佣,自行承担费用,分散管理。

事业单位在现行的人员编制中,分为正式工(在编职工)和合同制人员(非在编职工)两种,所以合同制人员不是正式工。一般来说,因为合同制人员非在编,所以有关待遇如基础工资、社会保险等比正式工差一些。现在,政府在积极推动事业单位运行机制改革,倡导全员合同制,打破铁饭碗,工资待遇上强调同工同酬。这在不少事业单位中已经逐步实施了。

事业单位的合同制并不是正式员工,事业单位是国家单位,一般正式员工通常是会有事业编制的,也有少部分是行政编的,公务员,事业单位,还有合同制员工以及派遣制员工,通常都是跟第三方公司签订合同,这一类型的员工,他们并不是正式工。

我可以肯定地回答,关于事业单位合同制的人员,也属于正式工。其实,随着事业单位的改革,原先基本上的人员,都要与单位签订合同,也就是这里说的合同工,但其实仍是这些人,他们的编制不变。也就是说,事业单位的人员,仍是有编制的正式工,但由于要签合同,也是合同工。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了解更多关于劳动合同制没有事业编制吗的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