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和影响刑事责任能力的因素有哪些

法律观点 2025-09-24 1
今天给各位分享决定和影响刑事责任能力的因素有哪些的知识,一起来了解下吧!
  1. 为什么刑事案件诉讼期过了就不追究责任了?
  2. 刑事案件上升的四大原因?
  3. 一审刑事法官判案会考虑的因素?

为什么刑事案件诉讼期过了就不追究责任了?

依据我国《刑法》第八十七条 ,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第八十八条 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第八十九条 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在追诉期限以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的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

这主要是考虑的司法成本的问题,不让司法部门为陈年旧案所累压,好有更多的精力去处理当下的案件。

刑事案件上升的四大原因?

第一,疫情期间,许多人失去了工作,生活收到影响,容易产生暴躁的情绪,因为一点小事,就可能大打出手。

第二,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分不清现实和虚拟,一些崇尚暴力的游戏让他们无视法律法规,一心做英雄梦。

第三,法律意识淡薄,不知道自己是犯法,这种现象主要产生在文化层次较低的人群。

第四,黑恶势利猖獗,拿人命不当回事,唐山事件就是明显的例子。

一审刑事法官判案会考虑的因素?

一审刑事法官判案的惟一因素就是如何定罪量刑不出错。

第一,刑法分则对每一个罪名都有量刑区间,如果被告人没有减轻处罚的情节,法官是不可以低于这个区间判决的。比如说,组织卖淫罪就是五年起,如果没有减轻处罚的情节,那么法官是绝不能判五年以下的,最少都得五年。这是法定。

第二,最高法有出台很多的司法解释和意见,会针对具体的罪名,会明确细化量刑幅度。法官要遵守。

第三,最高法有一个常见犯罪量刑指导意见,对于那些全国普遍常见的犯罪,会有一个更细的量刑规则,而各省的高院就会根据本省的实际情况,对最高院的这个指导意见再进行一个更细的细化。法官要遵守。

第四,每一个刑事案件的量刑,其实一个加减法的公式,量刑起点+增加的基准刑+量刑情节=最终宣判刑。这都有严格的计算方法和区间。

决定和影响刑事责任能力的因素有哪些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决定和影响刑事责任能力的因素有哪些的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