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批准逮捕时间的规定是什么(提起批准逮捕时间的规定是什么意思)

法律百科 2025-07-19 4
提起批准逮捕时间的规定是什么汇总:
  1. 批捕后一般多长时间能判刑?

批捕后一般多长时间能判刑?

不延长侦查羁押期限的话,两个月侦查终结,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审查起诉一个月(特殊情况再延长)后向法院提起公诉,法院在审限内判决,如果被告人上诉,判决不生效,继续延长。

公安机关给犯罪嫌疑人出示逮捕通知书的那一天起,开始公安侦查阶段,一般2个月左右,证据确凿而犯罪嫌疑人认罪,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实,且案情简单,涉及面小,基本上一个月到两个月就可以案件终结,公安机关将相关资料提供给检察院,则是检察院起诉阶段。而案情复杂,侦查难度大,犯罪涉及面广,不断有新的证据和线索出现,公安机关将会延长侦查时间,入涉黑涉毒之类的案件,涉黑需要挖掘背后的保护伞,涉毒则侦查上下家之间的联系,涉及的人员等等,不分贩毒份子为了保命,减轻刑法,可能会举报关系网,达到立功保命的结果,当然,这更多时候只会让案情越越复杂,牵扯的面会更广,给侦查带来更多有利证据的同时也会使案情侦查时间会越长。起诉阶段也会延后,加上我国目前慎用死刑,所以正常如有达到死刑标准的贩毒案件,基本上三五年才会终审。我是雨辰君,普法路上有你,更精彩。

要弄清楚这个问题,必须明白公检法三机关的办案期限。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二个月。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可以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延长一个月。

第一百七十二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对于监察机关、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应当在一个月以内作出决定,重大、复杂的案件,可以延长十五日;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符合速裁程序适用条件的,应当在十日以内作出决定,对可能判处的有期徒刑超过一年的,可以延长至十五日。

第二百零八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也就是说,一个犯罪嫌疑人被批准逮捕后,在一般情况下,都要经过三四个月的时间才能收到一审判决。

但是,也有很特殊的情况。

过去,在“严打”期间,对于一些影响较大的恶性案件,公检法机关的办案人员会按照从重从快的原则来加快审理案件的进度。

爱咩咩的老羊记得,有一回头天下午收到公安机关移送过来的案件卷宗,我连夜审阅卷宗,第二天上午就到看守所提审犯罪嫌疑人,下午就向领导汇报,第三天上午就把起诉书和卷宗移交给了法院。那件案子从发案到一审开庭审理,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这里,还给大家举个例子来说明。

1996年8月25日,上海市著名的女作家戴厚英(代表作品有《人啊,人!》、《诗人之死》等)‬、‬其侄女戴慧在家中被歹徒杀害。上海市公安局刑警总队经过昼夜奋战,于9月15日在安徽省界首市抓获了犯罪嫌疑人陶锋,检察机关于9月26日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10月10日上海市人民法院二分院依法开庭审理,10月18日一审宣判死刑。同年12月26日,经过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核准,被告人陶锋被押赴刑场执行死刑。从发案到执行死刑,只用了123天,速度还是惊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