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的情形有几种
无过错责任原则的定义?
无过错责任原则,也叫无过失责任原则,是指没有过错造成他人损害的依法律规定应由与造成损害原因有关的人承担民事责任的确认责任的准则。
执行这一原则,主要不是根据行为人的过错,而是基于损害的客观存在,根据行为人的活动及所管理的人或物的危险性质 与所造成损害后果的因果关系,而由法律规定的特别加重责任。
无过错责任原则8种情形?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致人损害的,监护人承担无过错责任。
2、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致人损害的,用人单位承担无过错责任。
3、提供个人劳务一方因劳务致人损害的,接受劳务一方承担无过错责任。
4、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损害的,生产者和销售者承担的不真正连带责任,为无过错责任销售者具有过错的,承担最终责任;销售者无过错的,生产者承担最终责任。
5、机动车与行人、非机动车驾驶人之间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机动车一方承担无过错责任。
6、因环境污染致人损害的,污染者承担无过错责任。
7、高度危险责任中,从事高度危险作业者,高度危险物品的经营者、占有人承担无过错责任。
8、饲养的动物致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承担无过错责任。
过错责任原则和无过错责任原则的区别?
过错责任原则和无过错责任原则的主要区别在于责任的归属、责任构成要件、责任范围不同12。以下是相关介绍:
责任的归属。过错责任原则要求行为人的主观过错作为承担民事责任的必要条件,如果行为人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错,那么他们可能不会被要求承担责任,无过错责任原则则不考虑行为人的主观过错,一旦损害发生,行为人就需要承担责任,即使他们没有过错12。
责任构成要件。过错责任原则要求行为人的行为、疏忽、过失等直接导致了损害的发生,无过错责任原则通常适用于特殊侵权情形,其不要求行为人的过错作为承担责任的条件12。
责任范围。在适用过错责任原则的情况下,通常要求对财产损害进行全部赔偿,而在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的情况下,责任范围通常有限额规定,这意味着行为人只需承担法律规定的限额内的责任12。
这两种原则的存在是为了确保在发生损害时,能够公平、合理地分配责任,每种原则都有其适用的场景和法律依据,旨在不同情况下保护受害者的权益。
什么是无过错责任原则?
是指行为人造成他人民事权益发生损害,不论行为人的行为是否存在过错,法律规定应当承担责任的,依其规定。无过错责任原则包含两层含义:
一是无过错责任原则不考量行为人是否存在过错;
二是无过错责任原则的适用必须依据法律的规定。
相对无过错责任与绝对无过错责任?
可以肯定两种过错都有责任,相对无过错责任是指错误的发生与在岗的自己有关联,但不是直接关联而是间接关联,关联程度较小,应当承担一定责任或减轻责任。
绝对无过错责任是指错误的产生与在岗的自己无关,对于错误的发生可以不承担任何责任。
什么叫无过错责任原则,举个例子?
无过错责任原则也叫无过失责任原则。它是指没有过错造成他人损害的,依法律规定应由与造成损害原因有关的人承担民事责任的原则。英美法称之为“严格责任”。
1、构成要件:a 损害事实的客观存在。b 特殊侵权行为的法定性。包括侵权行为的法定性和免责事由的法定性。没有法律条款的明文规定,不能构成无过错责任;同时,没有法定的免责事由不能免责。c 特殊侵权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存在因果关系。d 行为人不必过错。是指责任的承担不考虑行为人是否具有过错,在认定责任时无需受害人对行为人具有过错提供证据,行为人也无需对自己没有过错提供证据,即使提供出自己没有过错的证据也应承担责任。
2、举例:你买的电器漏电,因此而受伤。你去找生产商索赔,他虽然没有过错,但是会无条件赔你。
3、总之,无过错责任原则一定要在法律有明文规定的情况下适用,不能以法官意志为转移,随意扩大或者缩小其适用范围。尤其应当注意的是,要把无过错责任原则与过错责任原则、公平责任原则正确区分开来,做到“罚当其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