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规定行政许可的期限是什么

法律百科 2025-07-22 4
法律规定行政许可的期限是什么意思介绍:
  1. 行政许可法对行政许可的期限的延长有哪些规定?
  2. 撤销行政许可的程序和期限?

行政许可法对行政许可的期限的延长有哪些规定?

  《行政许可法》规定,除可以当场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外,行政机关应当自受理行政许可申请之日起二十日内作出行政许可决定。二十日内不能作出决定的,经本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十日,并应当将延长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请人。但是, 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依照该法有关条款规定,行政许可采取统一办理或者联合办理、集中办理的,办理的时间不得超过四十五日,四十五日内不能办结的,经本级人民政府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十五日,并应当将延长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请人。依法应当先经下级行政机关审查后报上级行政机关决定的行政许可,下级行政机关应当自其受理行政许可申请之日起二十日内审查完毕。但是,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该法律同时还规定,行政机关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十日内向申请人颁发、送达行政许可证件,或者加贴标签、加盖检验、检测、检疫印章。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许可决定,依法需要听证、招标、拍卖、检验、检测、检疫、鉴定和专家评审的,所需要时间不计算在有关条款规定的期限内。

撤销行政许可的程序和期限?

法律分析:行政机关应当自受理行政许可申请之日起二十日内作出行政许可决定。

二十日内不能作出决定的,经本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十日,并应当将延长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请人。

撤销程序:(一)撤销权行使的启动;(二)立案;(三)调查取证;(四)调查终结;(五)听证;(六)作出决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第六十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行政机关或者其上级行政机关,根据利害关系人的请求或者依据职权,可以撤销行政许可:

(一)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

(二)超越法定职权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

(三)违反法定程序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

(四)对不具备申请资格或者不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准予行政许可的;

(五)依法可以撤销行政许可的其他情形。被许可人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行政许可的,应当予以撤销。

依照前两款的规定撤销行政许可,可能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不予撤销。依照本条第一款的规定撤销行政许可,被许可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给予赔偿。

依照本条第二款的规定撤销行政许可的,被许可人基于行政许可取得的利益不受保护。
第七十一条 违反本法第十七条规定设定的行政许可,有关机关应当责令设定该行政许可的机关改正,或者依法予以撤销。

以下是我的回答,撤销行政许可的程序和期限是一个重要且复杂的问题。一般来说,撤销行政许可需要遵循以下程序:首先,行政机关应当立案调查,查明事实真相;其次,行政机关会听取被许可人的陈述和申辩,确保其合法权益不受侵犯;最后,行政机关会根据调查结果作出是否撤销行政许可的决定。
关于期限,具体的规定可能因地区和具体情况而异。但一般来说,行政机关应当自发现行政许可存在问题之日起一定期限内(如30日)完成调查并作出决定。同时,如果涉及重大、复杂的情况,期限可以适当延长。但无论如何,行政机关都应当尽快处理,避免对被许可人的合法权益造成不必要的损害。
总之,撤销行政许可的程序和期限应当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确保被许可人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