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缴注册资本和认缴资本的区别有哪些[实缴注册资本和认缴资本的区别有哪些呢]
工商注册认缴和实缴的区别是什么?
认缴制指的是注册登记的企业承诺缴纳资金数额,无需要专门的验资证明该资金实际是否到位;而实缴制则是指实际到位的资金数额,即认定企业银行账户实际到位或按照约定于一定期限内的资金数额为注册资金数额,并且这个金额是需要登记在营业执照上的。
实缴制和认缴制,指的是公司注册资本的实缴或认缴。无论实缴制和认缴制,最终都是需要实缴。两者主要的区别就是体现在公司成立时。
实缴制,公司成立时需要将注册资本一次性(分期缴足的除外)缴足。实缴的存在,给垫资带来了市场,解决了大量公司注册但资金不足的人的实际需求,垫资后款项再转出,实缴名存实亡。
认缴制,公司成立时不需要将注册资本实缴,注册资本的实缴可以根据公司章程的规定的时间前缴完。理论上章程可以任意规定时间,但在工商登记时一般掌握在股东临届退休前完成实缴。
目前实行的公司法颁布后,除法律法规要求外,对公司成立不再要求实缴。
认缴是你预期认可将来会缴纳的数额,实缴才是你实际缴纳的数额。股东权益,一般也是根据实缴的情况进行分配。
1、认缴制又叫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工商局的营业执照只登记公司所有股东认缴的注册资本总额,不强制要求提交验资报告,注册公司时将认定的注册资本设定一个期限分段缴清(关于出资的时间,让股东在章程中约定,理论上写 100 年也是可以的),不需要一开始就缴全。
2、实缴制是指公司营业执照上的注册资本数额是多少,银行的验资账户上就必须存有这个数目的资金。就是说一开始就需要将注册资本缴全,不可以缺缴。这个方式好处在于一开始就解决,今后不必承担缴纳资本,发生任何债务纠纷可以及时解决。不足之处就是对开始创业的资金有要求。很多企业需要融资才能完成注册。
公司注册资金实缴是指在成立公司的时候,公司的出资人实际出资的部分。比如,某人要成立一家注册资本为50万元的公司,如果投资人 在公司注册公司的时候实际缴纳50万资金, 并且这50万资金是已经确实到账的状态, 那么这就属于注册资本的实缴。但是如果该投资人目前没有这么多的资金,或者暂时不打算实际缴纳这么多的资金, 而只是打算成立一家注册资本为50万元的公司,这时他也可以先认缴这50万,并且承诺在多长期限之内将50万元全部缴清,这种情况就是公司资本的认缴。
根据我国公司法的规定, 一般的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数额是没有规定限制的,一元也可以,一个亿也可以。对于注册资本的认缴期限也是没有强制性规定的。所以有些人开始投机取巧,认为我既然没有期限规定,我就注册一个注册资本为一个亿的公司, 然后承诺在100年内缴纳完毕。抱有这种投资心态的人,认为这种情况下,既不违反法律规定,好像我也一直不用缴纳完成。其实这种想法是大错特错的。
因为这种情况下,如果该公司一旦出现经营失败或者资不抵债的情况,债权人是有权要求公司的股东或者说公司的投资人来承担赔偿责任的。这时候法律很有可能要求投资人将全部注册资本在限期内缴纳完毕,补充完整公司的注册资本,用来偿还公司所欠下的债务,所以投资人想通过这种方式来规避公司对外的债务是行不通的。
作为有限责任公司来说,一般只以公司的财产对外承担债务。而公司的财产是由投资人的出资以及公司在经营过程当中积累下的利润所组成的。所以如果公司在出资完成的情况下, 股东仅在出资范围内对外承担责任,超出的部分股东是不需要承担责任的。但是当股东存在注册资本出资不实的情况,如果公司此时资不抵债,债权人是可以要求股东来承担这个债务, 股东所承担的债务以其出资额为限,所以如果作为股东或者投资人来说,在认缴的时候,认缴了大额的注册资本,势必导致你的责任也会增大。所以这种情况下,建议投资人不要故意夸大注册资本,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量力而行。以免使自己承担难以承受的债务风险。
认缴制和实缴制最大的区别在公司成立时注册资本是否实际出资。
实缴制,突出一个“实”字,即出资必须到位,2014年之前都是实缴制。当是我做审计的时候,还专门有一项业务叫“验资”,是注册会计师的法定业务,注册会计师对被审验单位注册资本的实收情况或注册资本及实收资本的变更情况进行审验,并出具验资报告。实缴制下,在审验日,注册资本的金额必须在银行账户中确实存在。
认缴制就简单了,营业执照只登记公司所有股东认缴的注册资本总额,但公司成立并不强制要求资金必须到位,可以在以后约定的期限内,分期分批缴纳。“认”是指承认,承诺的意思。认缴制主要是优化营商环境,缓解中小企业初创公司初始自己不足的问题。
文章分享结束,实缴注册资本和认缴资本的区别有哪些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了解更多关于实缴注册资本和认缴资本的区别有哪些的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