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地补偿款分配方式
法律上对征地补偿的分配有哪些规定?
根据《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征收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以下几部分:
(1)土地补偿费。土地补偿费主要是为了弥补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组织经济组织的损失,归农村集体组织经济组织集体所有。只要是该农村集体组织经济组织的成员,都可以平等地享有分配土地补偿费的权利。
(2)安置补助费。这笔费用是国家征收集体土地后,安置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由于征地造成的多余劳动力的补偿费用。一般来说,因征收土地需要安置的农民如果需要由集体经济组织统一安排的,这笔费用就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使用;如果不需要统一安置的,就发放给需要安置的农民个人手中。
(3)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这笔费用主要用于补偿国家征收耕地给承包被征收耕地的农民的财产(如耕地上的农作物等)造成的损失。因此,这笔费用应主要分配给承包被征收耕地的农民。
可见,上述土地补偿费等费用要分配给本集体的所有成员、补偿受影响的土地承包人。但是这些费用的使用、分配办法,按《物权法》的规定,必须要依照法定程序经本集体成员(如通过村民会议等方式)决定。
根据2019年8月26日通过的《土地管理法》第48条的规定,征收土地应当依法及时足额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农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等的补偿费用,并安排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
征收农用地的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通过制定公布区片综合地价确定。制定区片综合地价应当综合考虑土地原用途、土地资源条件、土地产值、土地区位、土地供求关系、人口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并至少每三年调整或者重新公布一次。
征收农用地以外的其他土地、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等的补偿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对其中的农村村民住宅,应当按照先补偿后搬迁、居住条件有改善的原则,尊重农村村民意愿,采取重新安排宅基地建房、提供安置房或者货币补偿等方式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并对因征收造成的搬迁、临时安置等费用予以补偿,保障农村村民居住的权利和合法的住房财产权益。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被征地农民纳入相应的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主要用于符合条件的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险缴费补贴。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费用的筹集、管理和使用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
感谢诚邀,法律对征地的补偿款分配一般分为以下3部分,但在实际情况中,补偿款发放的最后环节往往疑点重重,清楚以下几点计算方法,做到心中有数,提早避免出现吃亏现象
征地补偿款包括三部分:
一、土地补偿费安置;
二、补助费;
三、地上附着物补偿费。
一、土地补偿费:
1、一般支付给村集体组织,然后由村民会议讨论决定如何分配;
2、村集体成建制被撤销的,应当直接支付给被征地农民;
3、土地补偿费以不低于80%的比例支付给被征地的农民,剩余的部分,由本村集体村民开会来决定具体怎样分配。
4、村集体内未确权到户的集体土地被征收后,包括土地补偿费,仍以不低于80%的比例平均分配给本集体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成员,还是由村民开会决定。
二、安置补助费:
1、如果失地农民由集体组织或者其他单位安置的,应该支付给安置单位;
2、如果没有统一安置而是自谋职业的,应该直接支付费农民。
三、地上物补偿费:
地上附着物补偿费、补助费最明确,是直接支付给地上物的所有者农民个人。
切记有任何征地补偿疑问或不合理情况出现时,一定及时找律师咨询,争取在最有利的时刻维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有任何关于拆迁的问题也可以随时私信我。
@李顺华律师 原创,转载请注明作者,侵权必究。
2025农村征地赔偿分配方案?
1、征收耕地补偿标准
旱田平均每亩补偿5.3万元。水田平均每亩补偿9万元。菜-田平均每亩补偿15万元。
2、征收基本农田补偿标准
旱田平均每亩补偿5.8万元。水田平均每亩补偿9.9万元。菜-田平均每亩补偿15.6万元。
3、征收林地及其他农用地平均每亩补偿13.8万元。
4、征收工矿建设用地、村民住宅、道路等集体建设用地平均每亩补偿13.6万元。
5、征收空闲地、荒山、荒地、荒滩、荒沟和未利用地平均每亩补偿2.1万元。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了解更多关于征地补偿款分配方式的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