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期提交证据,法院如何处理

法律百科 2025-07-28 4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逾期提交证据,法院如何处理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 逾期提交证据的法律后果如何认定?
  2. 原告提供证据晚了怎么办?

逾期提交证据的法律后果如何认定?

谢谢邀请!

关于逾期举证的问题,2002年4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颁布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中有规定,但其中有内容与修改后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有不符之处,应以后者规定为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百零一条第一款规定:当事人逾期提供证据的,人民法院应当责令其说明理由,必要时可以要求其提供相应的证据。

第二款规定:当事人因客观原因逾期提供证据,或者对方当事人对逾期提供证据未提出异议的,视为未逾期。

简单的理解这一条就是,如果逾期提交证据,如有客观原因造成,或者对方当事人没有对逾期提交证据提出异议的,就算作证据没有逾期提交;没有这两种情况而逾期提交了证据的,需要向法庭说明逾期提交的理由,甚至要提出证据证明其逾期理由是否合理。

关于对其“理由”及是否“必要”的审查,属于法官自由裁量的范畴,一般认为看其是否与案件的基本事实有关,是否影响到对案件结果的处理。

如果逾期提交的证据是有关于案件基本事实,并且会影响到案件处理结果的,法庭一般会允许作为证据出示。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百零二条第一款规定:当事人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逾期提供的证据,人民法院不予采纳。但该证据与案件基本事实有关的,人民法院应当采纳,并依照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予以训诫、罚款。

该条第二款规定:当事人非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逾期提供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采纳,并对当事人予以训诫。

这一条仍旧是对逾期提交证据的规定。

当事人逾期提交证据,不是因为自己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逾期提交的,该条规定,法院应该采纳这样的证据;如果是因为自己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逾期提交的,那就要看这个证据本身的性质,如果是用来证明案件基本事实的,法院是应该采纳的。比如:民间借贷案件中的借条,起诉时没有找到,只有银行流水,但过了法院指定的举证期限,欠条找到了,那么这个欠条就属于是与案件基本事实有关的,法院应该采纳。

现实中,对当事人的故意或者重大过失,有时很难判断,一般情况下,法院更倾向于着重审查逾期提交的证据是否与案件的基本事实是否相关。

一般来讲,民事案件都有举证期,举证期内提交的证据,法庭应当审查确定其效力。逾期提交的一般情况不予采纳,当事人有合理理由对方当事人同意的,可以审查确定其效力。法官认为无正当理由逾期或者对方当事人不同意的,一般不予审查采纳。

最近有个案例,就是黄淑芬告某律师某媒体侵权案,开庭的时候,黄淑芬一方要求提交证据,审判长答复举证期已过,也就是不予审查采纳,结果后边黄淑芬一方一直在叫喊要求法庭尊重当事人的权利,法官根本不予理会,最后的结果是黄淑芬一方败诉。

不采纳,或者采纳罚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第一百一十五条的规定,举证期间未提供证据,应当向法院说明理由;拒不说明理由或者理由不成立的,法院将根据不同情形可以不予采纳该证据,或者采纳该证据但予以训诫、罚款(对个人罚款10万元以下、对单位罚款5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


原告提供证据晚了怎么办?

举证期限的问题,虽然《民事诉讼法》也有规定逾期举证的法律责任。

《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当事人逾期提供证据的,人民法院应当责令其说明理由;拒不说明理由或者理由不成立的,人民法院根据不同情形可以不予采纳该证据,或者采纳该证据但予以训诫、罚款

根据规定,对于逾期举证,法院可以不予采纳,或采纳证据予以训诫、罚款。但在实务中,举证期限的问题并不受重视,有的甚至以“形同虚设”称之。即便当事人逾期举证,法院也会予以质证和采信。这个很重要的一个因素,不管是法院,还是当事人,一定程度上都认为事实的认定比起法律规定的程序来的更加重要,即我们所说的“重实体、轻程序”。

若案件事实有证据可以认定,而法院却因举证期限而不予采纳,则真有可能出现案结事不了的尴尬结果!举证期限的这个问题的改变一定程度还得依赖于社会公众观念的改变和法律意识的增强,同时对于逾期举证行为依法应当予以处罚!

被告方逾期举证,作为原告方不予质证是最下下策,必须质证。

第一,要求被告方说明为什么逾期举证?

第二,请求法院不予采纳,并说明证据的不合理性;

第三,如果法院采纳这一证据,要求法院对被告方予以罚款,以示惩罚。同时要求被告方赔偿原告方因逾期举证所带来的损失。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

第一百零一条 当事人逾期提供证据的,人民法院应当责令其说明理由,必要时可以要求其提供相应的证据。

当事人因客观原因逾期提供证据,或者对方当事人对逾期提供证据未提出异议的,视为未逾期。

第一百零二条

当事人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逾期提供的证据,人民法院不予采纳。但该证据与案件基本事实有关的,人民法院应当采纳,并依照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予以训诫、罚款。

当事人非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逾期提供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采纳,并对当事人予以训诫。

当事人一方要求另一方赔偿因逾期提供证据致使其增加的交通、住宿、就餐、误工、证人出庭作证等必要费用的,人民法院可予支持。

我不想说法律是怎么规定的,我从实践经验来分享。提供证据晚了分几种情况,第一种超过举证期限当庭提交的证据,第二种开庭时补充提交的,第三种开完庭后提交的证据。一味以超过举证期限不予质证是会吃亏的,超过举证期限的证据的认定在于法官,而不是在于你,你不质证不代表法官就不采用!现在大陆是没有严格的举证期限规则的,而且很多规定是有例外的。所以对于第一种的策略就是辨识该证据的重要性,一方面提出超过举证期限,一方面提出质证意见。对于第二种和第三种,很多是因为庭审情况补充提交的,而且一般法官都会允许你补充提交!所以完全没有必要跟法庭对抗!

一般来讲,民事诉讼都规定了举证期。一般应当在规定的举证期内提交证据。

作为原告方,提供证据晚了怎么办?

对于原告来说,逾期举证本身就是对于法庭秩序和对方当事人的不尊重。因此,如果原告提供证据晚了,要诚恳向法官和对方当事人表示歉意,客观说明预期而举证的原因和理由,主动要求承担责任,这样方能得到对方的谅解。

对于被告来说,原告逾期举证,对本方是利好的事情。遇到这种事情,牌在自己这方,可以好好利用这张牌:

第一种做法要说明原告方逾期举证是对法庭秩序和对方当事人的不尊重,要求原告作出合理解释。

第二种做法,要求法官对原告的逾期举证行为进行罚款。

第三种做法,要求法官不予采纳原告的证据。

第四种做法,可以以此为理由,要求原告方在诉讼请求方面作出让步。

以上回答供参考。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关于逾期提交证据,法院如何处理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了解更多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