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裁决效力是怎样的
不服劳动仲裁,一审判决后,原先的仲裁结果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一,如法院维持原来的仲裁那仲裁就有效,判决改变了仲裁结果则以判决为准。
二,你提起上诉只能针对你认为判错的地方,比如程序违法,认定事实不清,适用法律不当等。
三,当时你主张权力未提出反诉那你只能把其作为另外一个案子向法法院起诉,从而达到主张自已合法权力的目的。
四,据你所述,当时法官不准你反诉明显违反了法律程序,现最好就另行起诉了。祝你好运!
劳动仲裁裁决下来以后,如何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其实大部份矛盾都能通过劳动局调解的
需闹到法院去的话下面关于劳动仲裁后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的程序可以参考:
1、可在公司所在地,或公司财产所在地向法院申请执行。
建议先把公司的地点找到,如果公司或财产都找不到,法院即使强制执行,也无法拿回应得的利益。
2、裁决书生效后,可以向当地基层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1)只有法院执行庭有强制执行的权力,仲裁裁决书或法院判决书生效后,可以向法院执行庭申请强制执行。
(2)执行费用由对方承担。(个别地区要求申请人先垫付执行费,执行后再返还)
(3)可以查封对方的银行账号、车辆、厂房、应收账款等资产。所以申请强制执行的时候,需要尽可能多的提供对方的银行账号或其他财产的信息,以供法院执行人员去尽快执行。
(4)需要写一份强制执行申请书,并提供身份证复印件和裁决书或判决书的复印件及对方的资产情况。
我这边真心建议所有劳动纠纷,只要赔偿额大于律师的代理费,通通请律师。
因为法规政策,你自己找的再齐全,也抵不上有当地有相关人员电话的律师。
很多时候,律师费的价值在于如何把有利于你的法规,变成摸的着的现实。
另外强制执行不收费的。
以上希望对你有帮助
仲裁裁决书签发是什么意思?
一、裁决书是什么意思
仲裁裁决书是指仲裁庭在认定证据、查明事实的基础上,依法对当事人提出的仲裁请求或反请求及其相关事项作出决定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
仲裁裁决书是仲裁庭行使仲裁权的集中体现,是确定当事人权利义务的重要法律文件。仲裁裁决书既反映了仲裁庭审理案件的水平和公正性,又直接影响仲裁机构声誉和形象。一份好的裁决书,不但有利于当事人之间自觉地履行,而且可以迅速有效地化解当事人之间的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提高市场经济的效率。因此,制作好仲裁裁决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裁定与判决的区别
1、判决解决的是案件的实体问题;裁定是解决诉讼中的程序事项
2、裁定发生于诉讼的各个阶段,一个案件可能有多个裁定;判决在案件审理终结时作出。
3、裁定可采用书面形式,也可采用口头形式;判决只能采用书面形式。
4、除不予受理、对管辖权的异议、驳回起诉的裁定可上诉外,其他裁定一律不准上诉;一审判决可以上诉。
民事判决,是人民法院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依照法律,对审理终结的诉讼案件或者非诉讼案件,就当事人民事实体权利义务的争议,或者就确认具有法律意义的事实作出的决定,民事判决的书面形式,就是民事判决书。
民事裁定,是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或者在民事案件执行的过程中,为保证审判工作的顺利进行,就发生的诉讼程序问题作出的决定。民事裁定的书面形式,就是民事裁定书。
仲裁裁决书签发是指仲裁裁决已经作出,准备签字确认,然后向当事人发送。仲裁机构通过对案件进行审理后,依据审理查明的案件事实和法律规定作出仲裁裁决。
已经作出仲裁裁决,准备将仲裁裁决打印成仲裁裁决书,然后向当事人送达,也叫仲裁裁决书签发。
什么是仲裁裁决?
仲裁裁决是指仲裁机构在审理劳动争议案件后,根据事实、法律和双方当事人的主张,作出具有法律效力的判断和处理结果。仲裁裁决是仲裁程序的核心产物,对双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在劳动争议案件中,仲裁裁决有助于解决双方当事人之间的纠纷,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仲裁裁决具有以下特点:
1. 仲裁裁决由仲裁委员会作出,仲裁委员会独立行使仲裁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2. 仲裁裁决遵循一裁终局制度,即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3. 仲裁裁决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应当依照法定程序申请执行。一方当事人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一定时间内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4. 仲裁裁决可以被人民法院依法裁定撤销或者不予执行,此时当事人可以重新达成仲裁协议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
在我国,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必经程序。劳动仲裁的裁决书分为“非终局裁决”和“终局裁决”。一般情况下,劳动争议仲裁委作出的《仲裁裁决书》为非终局裁决,双方对裁决结果不服的均可以继续起诉到一审法院。而终局裁决则不能继续起诉,除非裁决被人民法院依法裁定撤销或者不予执行。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仲裁裁决效力是怎样的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了解更多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