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成诈骗罪一定会起诉吗
碰瓷属于诈骗吗?为什么检察院不起诉碰瓷的人?
一般情况下,碰瓷不属于诈骗。
诈骗罪的犯罪构成是这样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使对方陷入错误认识,对方基于错误认识给付财物,并遭受损失。
碰瓷的时候,被碰瓷者知道真相,并没有陷入错误认识,即使给钱,也不是基于错误认识给的钱,因此不属于诈骗罪。
碰瓷属于诈骗。
诈骗罪(刑法第266条)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要想达到刑事立案,需要达到骗取数额较大的公司财务的情况,有的碰瓷就是为了诈骗100/200的,达不到立案标准。
我们首先来看诈骗的定义。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1、从违法性层面分析,属于诈骗。
诈骗有三个要件:(1)以非法占有目的,这是犯罪目的;(2)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这是犯罪方式;(3)骗取公私财物,这是损害法益。行为人事实碰瓷行为,虚构伤情或身体受损害的事实,拒不接受鉴定或送医治疗,要求受害人进行高额赔偿,或进行“私了”,其目的就是获得并占有财物。符合前述规定要件。
从犯罪构成来看,犯罪的主体可以是个体,也可以是单位。碰瓷行为,一般是自然人实施,或有组织的团伙安排自然人实施。在有组织的团伙安排自然人实施的情况下,可能界定为共同犯罪。犯罪的主观方面,是存在犯罪的故意。碰瓷行为一般存在明显的故意,且是主动实施,认定故意是没有问题的。犯罪的客体,是受害人及其财产。犯罪的客观方面,是行为人实施了碰瓷行为,并虚构伤情、身体损害,拒绝鉴定或送医治疗,要求私了、赔偿。四要件符合,具备违法性。
2、从有责性层面分析,一般不应课以刑罚。
并非所有违法行为都应课以刑罚,入刑标准过低,将导致个体难以适应社会生活。从危害程度上来讲,一般只有造成严重社会后果——具备较大的社会危害性的行为,才以犯罪论处。这种犯罪后果,为既成的,而非想象的。碰瓷行为,一般损害较小,或尚未产生实际损害。所以社会危害性较小。
碰瓷是否属于诈骗需要视具体情形决定,检察院不起诉碰瓷的人可能是公安机关没有完成侦查终结任务。
我们不能一概认为碰瓷行为就是诈骗,还需要视具体情形决定。诈骗罪有独特的行为模式,其中,受害人基于欺诈行为“自愿”交付财产最为重要,也是我们判断诈骗行为的要点,欺诈行为也是重要的判断因素,即受害人没有识破是欺诈前的行为,如果明知是假仍予以支付的可能就是民间纠纷,或者构成其他犯罪。如,在办理套路贷案件中,将单纯的发放高利贷行为认定为诈骗罪,可能就是错误的裁判。
一般而言,碰瓷行为发生后,当事人双方可能最清楚是否发生了真实的事故,以下两种情形构成诈骗。一是,被害人信以为真发生了事故,从而支付赔偿费用;二是被害人确信没有发生事故,但加害人通过诉讼取得赔偿费用,此类情形属于“三角”诈骗。
其他情形下,视具体情形认定抢劫,或者敲诈勒索。使用暴力压制被害人的反抗,迫使受害人支付费用属于抢劫罪;利用被害人的缺陷,使被害人交付赔偿费用则构成敲诈勒索,如,被害人无证驾驶、酒驾等,加害人以告发相威胁的等。
公安机关认定碰瓷行为,可能需要检索其有没有前科才能判断,如,其经常实施类似行为,公安机关一定会立案侦查,从而移送检察机关公诉。偶然的行为,因双方各执其词,难以认定。
- 问题是,人民法院判决的“三角”诈骗,被害人有充分证据确认,公安机关可能受到人民法院的生效判决的影响,有的公安机关可能认为需要人民法院撤销案件后移送公安机关才能立案侦查。事实上,该公安机关的认识是错误的,许多“三角”诈骗不能解决,与这样的认识有很大的关系。
徐剑随笔,仅供参考。
我遇到网络诈骗了,没有给他钱,但说会把我告到法院,我有点害怕,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别紧张,别害怕,这是明显的诈骗!现在网上这种诈骗行为实在是太多了, 这种骗术的吓人之处,无非是弄个法院,说是要起诉你。先讲一个法律规定:就算是真的要起诉你,那也必须到你住所地的基层法院来起诉,而不是在北京或其他什么地方。这个规定,法律上称之为:原告就被告原则。另外,法院送达传票,是十分严肃认真的事情,除非在发生在当地的,十分简单的小纠纷,否则法院根本就不会通过打电话或发短信的方式通知你的。 一、凡是中奖后,通知要交保证金、押金或手续费的,统统是骗子。 二、即使真的中奖了,不领取是中奖人的权利,权利是可以放弃的。 网上还有什么如果你不领奖,对方就要起诉到法院之类的,或者交了手续费后就不能解除合同,或者不解除合同就要承担更多的违约金等等。这些都是明显的骗局,事实上,怎么可能会有什么法院传票?难道还有逼人领奖的道理?简直是笑话!不要紧张也不必害怕,你完全可以不予理睬。事实上,这些骗子一点不傻,他们才不会到法院自投罗网呢! 如果中奖了,呵呵,那就从奖金中扣除相关手续费吧,剩下的,麻烦对方寄过来就行了。如果是奖品,请直接寄过来,如果要邮费,呵呵,对不起,我不要了。总之,中奖还要交保证金之类的,这种骗术太老套了! 建议:1、别理它;什么玩意儿!另外也反省一下:别老想着自己会中什么奖。 2、如果有兴趣也有时间,可以向当地公安机关举报,这也是为民除害。
诈骗6580元,检察院不起诉的机率大吗?为什么?
你好,我是合肥鲍磊律师。关于你的问题,首先你要明确你所在省市诈骗罪的起刑点是多少?有的省3000元比如青海、西藏等;有的省市5000元譬如安徽;有的省市6000元譬如北上广。如果你的犯罪数额刚达到诈骗罪起刑点且是初犯并认罪认罚,取得了被害人谅解。我个人觉得检察院酌定不起诉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检察院做出不起诉的决定,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如果符合起诉条件,检察院必须起诉。
依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七条 法定不起诉的条件
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有本法第十六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 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 人民检察院决定不起诉的案件,应当同时对侦查中查封、扣押、冻结的财物解除查封、扣押、冻结。对被不起诉人需要给予行政处罚、处分或者需要没收其违法所得的,人民检察院应当提出检察意见,移送有关主管机关处理。有关主管机关应当将处理结果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
第一百七十八条 不起诉决定的宣布
不起诉的决定,应当公开宣布,并且将不起诉决定书送达被不起诉人和他的所在单位。如果被不起诉人在押,应当立即释放。
第十六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构成诈骗罪一定会起诉吗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构成诈骗罪一定会起诉吗的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