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确定所属地的行政管辖

法律百科 2025-08-02 14
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怎样确定所属地的行政管辖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怎样确定所属地的行政管辖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1. 行政管辖权是指?
  2. 行政机关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怎么确定管辖法院?
  3. 行政复议地域管辖是怎么样确定的?
  4. 行政区域和管辖区域的区别?

行政管辖权是指?

行政管辖权基本含义是“听审和裁决”的权力。广义管辖权是指行政机关所具有的一切行政权力。

狭义管辖权指行政机关对于某事是否具有处理和决定的权力。行政机关对某事首先要有狭义管辖权,然后方能行使其权力。行政机关超越狭义管辖权,只是实质越权中的一种情况。

行政机关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怎么确定管辖法院?

行政机关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按照申请执行的行政机关所在地确定管辖法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十九条 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其具体行政行为,由申请人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受理;执行对象为不动产的,由不动产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受理。基层人民法院认为执行确有困难的,可以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执行;上级人民法院可以决定由其执行,也可以决定由下级人民法院执行。

行政复议地域管辖是怎么样确定的?

回答如下:行政复议地域管辖的确定一般遵循以下原则:

1. 行政复议地域管辖原则:行政复议的管辖原则是以被复议行政行为发生的地点为基础,即由被复议行政行为所在地的上级行政机关或者同级行政机关进行复议。

2. 行政复议地域管辖协议原则:当事人可以在行政复议申请中自行约定行政复议机关的地域管辖范围。

3. 行政复议地域管辖转移原则:当事人在行政复议过程中可以申请将行政复议机关的地域管辖转移到其他行政复议机关。

4. 行政复议地域管辖衔接原则:当事人在行政复议程序中有权申请将行政复议机关的地域管辖衔接到其他行政复议机关。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行政复议地域管辖规定可能会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有所不同。

行政复议地域管辖的确定通常遵循以下原则:

1. 行政复议申请人的住所或者经常居住地所在的行政机关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2. 行政复议申请人的申请行政复议的行政机关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3. 行政复议申请人与被申请行政复议的行政机关之间的争议发生在两个以上的人民法院辖区的,由最先受理的人民法院管辖;

4. 对于涉及多个行政机关的行政复议案件,由被申请行政机关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5. 对于涉及外国行政机关的行政复议案件,由被申请行政机关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需要注意的是,行政复议地域管辖的确定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具体的管辖权归属需要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行政区域和管辖区域的区别?

行政区域是政府管辖范围,要经国务院批准。行政区域的划分基本上尊重历史,区划调整是重大事顷,例如成立重庆直辖市、海南省,都经过全国人代会表决通过;地级市的成立撤减都必须经国务院批准,三沙市由县级市升为地级市的调整就是经国务院批准的。县级以下的调整,也要经省政府批准。

管辖区域多指行业,只有业务工作的管理权限,对所辖区域的行政,没有或影响极小。如中国国家电网,分为南北两部分,所管辖的是十几个省级行政区域的范围。各铁路局、长江和黄河管理委员会,工作管辖的区域都过了数省的区域。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怎样确定所属地的行政管辖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了解更多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