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时效过了怎么起诉
起诉期限的法律规定?
欠条起诉期限是三年。
欠条是当事人双方在经济往来中,以某种经济结算的方式产生的一种债务关系,比如买卖、损害赔偿、劳务等形成的欠款,欠款人向债权人出具的一种结算事实依据。
法律规定,欠条的法定诉讼时效期限是3年,已注明履行清偿欠款日期的欠条,诉讼时效期限从注明清偿欠款日期的当日起算,对没有注明履行清偿欠款日期的欠条,诉讼时效期限从欠款人出具欠条的第二日起算。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一般都是三年,
虽然说根据法律规定有诉讼时效,但并不是说一件事情发生后一旦过了三年就求助无门了,比如说下列请求权就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即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什么时候起诉法院都应该受理。
1、请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 消除危险的;
2、不动产物权和登记的动产物权的权利人请求返还财产的;
3、请求支付抚养费、赡养费或者扶养费的;
4、法律规定的不适用诉讼时效的其他请求权,法律规定的其他请求权,比如说纯粹的身份权请求权就是不受诉讼时效限制的。
起诉的期限有下列三种:1、一般期限。(1)直接起诉的期限。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3个月内提出。此外,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未告知当事人的诉权或起诉期限,致使当事人逾期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其起诉期限限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诉权或者起诉期限之日起计算,但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最长不得超过2年。
(2)经过复议以后的起诉期限。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行政机关复议后再起诉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复议机关应当自收到复议申请书之日起60日内作出复议决定,但是法律规定的行政复议期限少于60日的除外。
2、特殊期限。单行法律有明确规定的,应当根据单行法律的特殊规定。
3、起诉期限的延长。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特殊情况耽误法定期限的,在障碍消除后的10日内,可以申请延长期限。但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
答:通俗的说,行政诉讼时效在半年之内;民事诉讼时效在三年之内;刑事追诉时效5~20年。
下面我介绍一刑事追诉时效吧。如果犯罪嫌疑人可能被判处的最高刑罚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期为五年。从犯罪嫌疑人完成犯罪时起算,如果在五年内,侦查机关、公诉机关没有发现的,就不再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如果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的,追诉期为10年。 第三,如果犯罪嫌疑人最高可能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追诉期为15年。 第四,如果最高法定刑为无期徒刑或者死刑的,说明犯罪嫌疑人的罪行非常恶劣,所以追诉期最长,为二十年。
执行时效过了可以重新提起诉讼吗?
根据不同情况而定,可能可以重新提起诉讼。
因为执行时效的具体规定因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有所不同,通常执行时效的时间限制一般在1-10年之间。
如果时间超过了规定的执行时效期限,就不能再通过司法途径继续追讨。
但是,在极少数情况下,当事人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申请重新启动执行程序,如遇到新的证据、行为或情况,或发现原先的执行结果违反了公平、公正、合法的原则等。
此时,当事人需要向相关部门提交申诉,获得批准后才能重新提起诉讼。
需要注意的是,在执行时效到期前就要积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以避免到期后权益无法得到保障。
执行时效期过了,是无法提请行政诉讼的!
一般都是在事件发生一年内需要提请行政诉讼,如果过了时效期,行政单位不会接受立案!
如果是有巨大损失,只能去法院提交民事诉讼,以获取部分补偿!所以,提请行政诉讼,必须要在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去有关部门备案!不能超过时效期!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关于诉讼时效过了怎么起诉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了解更多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