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案件有审查起诉阶段吗

法律百科 2025-08-16 18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民事案件有审查起诉阶段吗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 民事诉讼法院是否会先调解?
  2. 民事案件只要起诉法院就必须受理吗?
  3. 民事案件中,法院会主动调查并确定证据的真实性吗?
  4. 民事诉讼案件中的经过和场景,要在当事人陈述时说吗?
  5. 凡是进入民事审判程序的案件都应当先进行调解?

民事诉讼法院是否会先调解?

一般民事纠纷,现在都进行调解。不仅起诉前调解,起诉后开庭前调解,开庭后还可以调解。即使到执行阶段,也能进行执行和解。案件进入二审程序,进入再审程序,还可以调解。简单说,调解贯穿民事纠纷的始终。诉讼中间的调解是人民法院和当事人进行的诉讼行为,调解协议一旦双方签字,并经法院依法确认,与法院判决具有同等效力。

针对案件的难易程度和不同情况,在实践中,人民法院一般采用以下几种方式进行调解:

1、诉前调解。

2、立案调解。

立案调解是人民法院在立案时,及早介入,对案件进行调解,是对诉前调解的一种有效补充。

3、庭前调解。

庭前调解指在诉讼程序启动后,开庭审理之前,由法院组织纠纷当事人进行和解,并促使当事人达成合意从而解决纷争的诉讼活动。

4、书信(网络、短信)方式调解。

5、社会化调解。

6、开庭调解。

开庭调解是指在开庭审理时,对当事人进行调解,是开庭审理的组成部分。

7、庭后调解。

庭后调解是指庭审结束后,判决下发前法院组织当事人进行调解。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九条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

民事案件只要起诉法院就必须受理吗?

按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立案是进行程序和相关主体审查,只要符合基本的要求就要立案,是否有足够的证据不是是否立案的依据。或者说,即使没有任何证据,如果你坚持立案,法院也应该立案。当然,如果证据不充分,甚至没有证据,律师是不主张诉讼的,那样就是在浪费时间、精力和金钱了。

民事案件中,法院会主动调查并确定证据的真实性吗?

民事案件中,法院会主动调查并取得证据的真实性吗?

应该主动。民事案件虽然注重“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但是法律规定要求对于涉及,可能损害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涉及当事人身份关系;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利益的行为。人民法院应该主动介入调查搜集证据 ,其余的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搜集证据。毕竟当事人是没有权限搜集调查他人的证据材料,法律赋予司法机关(公检法)的权利,当事人有权利要求司法机关行使职权。(案件有问题私信我)

民事诉讼案件中的经过和场景,要在当事人陈述时说吗?

1,当事人陈述属于证据之一。

2,在当事人陈述阶段,尽量对案件中与起诉状中请求相关事实进行详尽讲述,但应当如实叙述,不加入个人评论、猜测性内容。

3,《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

第六十三条 证据包括:(一)当事人的陈述;

第六十四条 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第七十五条 人民法院对当事人的陈述,应当结合本案的其他证据,审查确定能否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当事人拒绝陈述的,不影响人民法院根据证据认定案件事实。

凡是进入民事审判程序的案件都应当先进行调解?

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经审查,认为法律关系明确,事实清楚,在征得当事人双方同意后,可以迳行调解”的规定,明确了人民法院在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民事案件中有“先行调解”的权利。 二、“调解前置”的适用范围 《关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第十四条第一款规定:“下列民事案件,人民法院在开庭审理时应当先行调解:(一)婚姻家庭纠纷和继承纠纷;(二)劳务合同纠纷;(三)交通事故和工伤事故引起的权利义务关系较为明确的损害赔偿纠纷;(四)宅基地和相邻关系纠纷;(五)合伙协议纠纷;(六)诉讼标的额较小的纠纷。这几类案件,就是“调解前置”的适用范围。 说是这么说,但实际上现在法院每个案件都会主持调解

凡是进入民事审判程序的案件不是都先进行调解。

调解是化解矛盾行之有效的方法,方便快捷。调解最基本的原则是自愿原则。只有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互谅互让达成调解协议,使矛盾得到化解,达到定分止争的目的。但双方或一方不同意调解,是不能违反自愿原则进行调解的。所以凡是进入民事审判程序的案件不是都先进行调解的。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民事案件有审查起诉阶段吗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了解更多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