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刑事责任能力标准怎么判断
减轻刑事责任能力的口诀?
一、应当、可以从轻或减轻
应当从轻或减轻,
十四十八过失翁。(14到18岁的人及已满75周岁的老年人过失犯罪的才有此待遇,我们都无法享受了哈)
可以从轻或减轻,
自首立功样样行。(自首、立功只要有一样就可以从轻或减轻了)
教唆犯罪未遂心,(是指教唆未遂、犯罪未遂)
老翁故意半癫疯。(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已满75周岁的老年人故意犯罪的,都是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二、应当、可以减轻或免除
应当减轻或免除,
防避过当胁从族。(防卫过当、避险过当、胁从犯,考虑此三种没有主观恶性或主观恶性较小)
犯罪中止看两眼,(鼓励在犯罪过程中放弃犯罪)
无损当免损当减。
可以减免大功扛,(要重大立功,不是一般立功)
行贿介贿快声张。(要抢在被追诉前声张—主动交待,晚了白搭;介贿是指介绍贿赂)
贪污受贿别超限,
悔改过后就退赃。(数额在5000—10000元之间者方可考虑本情节,悔改并积极退赃)
尚未造成严重果,
欠帐不赖诉前偿。(恶意欠薪,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在提起公诉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并依法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三、应当、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
应当从减或免除,只有从犯享此福。(犯罪时注意别抢主犯当)
可以从减或免除,聋哑盲人预备族。(指聋哑人或盲人以及预备犯这一族人)
四、可以从轻、可以免除
坦白可以从轻罚,如实供述即为佳。
若能避免特重果,可免处罚不算差。(犯罪较轻同时还要自首)
种植毒物别害怕,公安来前铲除他。(主动铲,等公安来叫你铲时就晚了)
轻罪外加有自首,以上皆可为免罚。
什么是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
刑法规定的限定刑事责任能力人包括四种情况: (一)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不包括14周岁以下的,14以下是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人,不负刑事责任)。我国《刑法》规定:对于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即除了上述八种罪外,该年龄段人不负刑事责任。 (二)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完全丧失辨认和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也属于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人)。 (三)盲人。 (四)又聋又哑的人。 二、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 (一)必须达到法定的刑事责任年龄。 我国《刑法》第17条规定,年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这里应负担的刑事责任,指的就是完全的刑事责任。 (二)必须具备完全的辨认和控制能力。 这里的“完全”指的是行为人所拥有的能力是非部分的,不残缺的。比如,有间歇性精神病的行为人就不具备完全的辨认和控制能力,也就不能成为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首先,在一般意义上,年龄的大小反映了其体力和智力的成熟程度,也反映了其是否具有相当的社会知识、经验以及守法意识。所以,是否达到刑事责任年龄是判断行为人是否能成为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的必要条件。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对于一般犯罪,必须年满16周岁才能成为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而对于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等恶性犯罪,只要 年满14周岁即可认为是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应负完全刑事责任。 其次,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对刑事责任能力也有重要影响,比如精神病人在不能控制和辨认自己的行为的时候,即便其已经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也不可以认为其是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值得注意的是,确定精神病人有无责任能力的标准时,需要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才能最终判定该行为人是否具备完全刑事责任能力。
刑事责任能力划分为四个程度?
根据我国的《刑法》将刑事责任能力分为4种:
1.无刑事责任年龄,即不满14周岁的,对任何犯罪都不负刑事责任;
2.相对刑事责任年龄,即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3.从轻或减轻刑事责任年龄,即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4.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即已满16周岁的,犯任何罪,都必须负刑事责任。但犯罪时未满18周岁,不适用死刑。
关于单位刑事责任能力标准怎么判断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