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强制措施与行政强制执行的区别是什么
行政强制执行的方式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
第九条
行政强制措施的种类:
(一)限制公民人身自由;
(二)查封场所、设施或者财物;
(三)扣押财物;
(四)冻结存款、汇款;
(五)其他行政强制措施。
第十条
行政强制措施由法律设定。 尚未制定法律,且属于国务院行政管理职权事项的,行政法规可以设定除本法第九条第一项、第四项和应当由法律规定的行政强制措施以外的其他行政强制措施。 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且属于地方性事务的,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本法第九条第二项、第三项的行政强制措施。 法律、法规以外的其他规范性文件不得设定行政强制措施。
第十二条
行政强制执行的方式:
(一)加处罚款或者滞纳金;
(二)划拨存款、汇款;
(三)拍卖或者依法处理查封、扣押的场所、设施或者财物;
(四)排除妨碍、恢复原状;
(五)代履行;
(六)其他强制执行方式。
第十三条
行政强制执行由法律设定。 法律没有规定行政机关强制执行的,作出行政决定的行政机关应当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扩展资料
行政强制措施与行政强制执行的区别:
1、前提不同:行政强制执行的前提是法定义务人不履行义务,但行政强制措施并不一定以当事人具有某些法定义务为前提,而是以可能产生危害社会的行为为前提。
2、目的不同:行政强制执行的目的在于迫使义务人履行义务或达到与履行义务相同的状态;行政强制措施的目的在于预防、制止危害社会行为或事件的发生或蔓延,使人和物保持一定状态。
3、起因不同:引起行政强制执行的原因只能是义务人的行为,作为或不作为的行为;引起行政强制措施的原因,既可能是行为,也可能是某种状态或事件。
4、行政机关的行政强制措施权必须有单行法律的特别授权。
行政强制执行的种类有哪些?
行政强制执行的种类主要分为行政罚款、行政强制损坏、行政征用和行政拆除。行政罚款是指依法对违反行政法规、规章或政府规定的行为主体处以经济处罚;行政强制损坏是指行政机关有权依法对违法行为所产生的违法行为结果或其他关联财物予以损坏或毁坏;行政征用是指行政机关为了公共利益需要,依法对私人财产实行征用;行政拆除是指行政机关依法对违法建筑或违法使用土地进行强制拆除以恢复法定状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行政强制执行的种类:
1. 财产处置:行政机关可以对被执行人的财产进行处置,包括查封、扣押、冻结、拍卖等,以强制执行行政决定或执行行政法律义务。
2. 强制拆除:行政机关可以对未经批准或与规划不符的建筑物、设施进行强制拆除,以恢复违法行为前的状态。
3. 强制停业、停产:行政机关可以采取行政命令、行政决定等强制措施,停止违法经营活动或停止不符合安全标准的生产活动。
4. 管制措施:行政机关可以对违法行为采取管制措施,如限制出境、限制进入特定区域、限制公共交通等,以便强制执行行政法律义务。
5. 行政罚款:行政机关可以对违法行为处以行政罚款,要求被执行人支付一定金额的罚款,以强制执行行政决定或执行行政法律义务。
需要注意的是,行政强制执行的种类和方法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可能存在差异,具体的执行方式和程序应按照当地的法律法规和执行机关的规定进行。同时,在执行过程中,应确保被执行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并且行政机关的执行行为符合法律的规定和程序要求。
行政强制执行种类主要有:
(1)代执行,如违法建筑物的强制拆除、代出义务工等。
(2)执行罚,最典型的如滞纳金。
(3)人身强制,如强制拘留、强制传唤、强制隔离、强制检查公民身体(尤其是在预防传染病时)等。
(4)财产强制,如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划拨银行存款,对腐烂变质食品实行的强制销毁等。
(5)在其职权范围内进出生产经营场所的强制检查。
交通运输行政处罚和行政强制的区别?
1、性质不同。行政处罚是在行政管理相对方违反法律规定的前提下,行政机关为其设定新的义务,直接影响相对方的实体权利义务的行为,本质上属于制裁性法律责任。而行政强制以行政管理相对人拒不履行行政决定或法律规定的义务为前提,不添加新的义务,只是强制相对人履行原定的义务。
2、目的不同。行政处罚的目的在于制裁相对人违反法律规定义务的行为,其着眼点在于对“过去”违反行为的惩罚。行政强制执行的目的在于督促义务人履行义务,其着眼点在于对“将来”义务内容的实现。
3、原则不同。行政强制执行中的执行罚,与行政处罚中的罚款相类似,但二者有本质区别。行政处罚的目的在于惩戒,因而处罚一般是一次性的,除非另有理由,对同一违法行为不得以同一事实和理由施以两次以上的处罚,即适用“一事不再罚”原则。而执行罚则不同,执行罚的目的在于强迫义务人履行义务,如义务人受执行罚后仍不执行,可再施以执行罚,直到履行义务为止。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行政强制措施与行政强制执行的区别是什么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了解更多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