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过37天取保候审机会大吗?
37天前取保候审成功率大吗?
我们都知道,刑事拘留一般都是14天,但要是存在一些特殊情况,如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等,那么最长可以拘留37日。
如果家人想对被刑事拘留的人进行取保候审,那么这37天以内是最佳时间,尤其是刚开始被刑事拘留
取保候审的概率有多大,最重要的还是看嫌疑人是否符合取保候审的条件:
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刑较轻,没有必要逮捕,但有可能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及其他妨碍诉讼顺利进行的,应当采用取保候审
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行较重,但在采取取保候审时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且没有逮捕必要时,应当采用取保候审
3、应当逮捕,但患有严重疾病,不宜羁押的,诸如因患病,生活不能自理的,可以取保候审
4、依法应当逮捕,但正在怀孕或者哺乳自己婴儿的。具有此种情形,在逮捕前发现的,就不能决定逮捕;在逮捕后发现的,则应变更强制措施,改用取保候审方法
5、对已被依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经过讯问、审查,认为需要逮捕但证据不足的。这是指就被拘留人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缺乏证明其有犯罪事实的足够证据,在拘留的法定期限内不能收集到相应证据,而需继续收集证据的情形。
6、已被逮捕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法定的侦查、起诉、一审、二审的办案期限内不能结案,采用取保候审方法没有社会危险性的。
实践中,37天取保成功的还是比较多的。因为其实在公安机关刑事拘留期间,办理取保候审的可能性及比例是很大的。按照刑事诉讼法第91条的规定,公安机关提请批捕前的刑事拘留期间为3天,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1-4日,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可延长至30日。检察院对于提请批准逮捕案件进行审查,在7日内作出批捕或者不批捕决定。即公安机关办理的刑事案件,对犯罪嫌疑人刑事拘留的期间最长可以达到37天。
按照通常的做法,无论是哪个地区,保释须由被告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保佐人申请并缴纳相当数额的保证金。
37天前取保候审的成功率大吗这个问题是有很大的争议的首先不是成功率大不大的问题是,你是否具备了取保候审的条件如果你不具备取保候审的条件那么是不可能取保的37天以后,原则上就是刑事拘留了,37天以后也可以取保,也不是不可以取保关键是你所犯的事情够不够取保条件
刑事拘留最长时间37天,其中30天是正常的侦查时间,7天是检察院审查逮捕时间。
37天前取保,首先要看取保时间,如果一个月内特别是半个月内能取保更好。超过一个月未取保的,大概率会批捕。只有少数证据不够充分的,有可能不予批准逮捕,
刚到37天取保是好事还是坏事?
这是一个根据具体情况而定的问题,不好直接回答好或坏
如果这天后取保没有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伤害,学会了反思和改正自己的错误,那么这可以算是一个好事,给了这个人继续前行,重振自信的机会
但如果这个人并没有反思和改正自己的错误,过后还会继续犯错,那么这样的取保可能只是暂时延迟了他的法律后果,实际上会给周围的人带来不安和危险,这应该被看作不好的一件事
取保候审37天既好又不好。
因为在取保期间,被取保人可以暂时回家、继续工作,同时也能接受律师的辩护和寻找其他证据。
但是,长时间的取保候审也会影响被取保人的生活和心理健康,同时取保候审的结果未知,可能会给被取保人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
延伸的话题是,如何规避涉嫌违法的行为,以避免被经历取保候审这样的困境。
37天前取保候审是好事还是坏事?
1 37天前取保候审是好事。
2 取保候审意味着被认为没有足够的证据来证明被告犯有罪,因此可以暂时获得自由。
这对于被告来说是好事,因为他们可以回到家中与家人团聚,并继续进行正常的生活。
3 此外,取保候审还可以为被告提供更多的时间来准备自己的辩护,与律师进行沟通,并收集证据来证明自己的清白。
这对于维护自己的权益和辩护来说是有利的。
4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取保候审并不意味着被告完全摆脱了法律的追究。
他们仍然需要遵守一些限制和规定,如不得离开指定的居住地、不得接触特定人员等。
同时,如果在取保候审期间发现新的证据或者违反了取保候审的规定,被告可能会被收回并重新拘留。
5 总的来说,37天前取保候审对于被告来说是好事,因为他们可以暂时获得自由并有更多的时间来准备自己的辩护。
然而,需要遵守相关规定,以确保不会对案件产生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