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不签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有什么
公司和我签了劳动合同但是合同一直在公司不给我算违法吗?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劳动合同签后未提供劳动合同文本给劳动者,属于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提供一份给自己,如果用人单位不给,劳动者可以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 《劳动合同法》 第十六条 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 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第八十一条 用人单位提供的劳动合同文本未载明本法规定的劳动合同必备条款或者用人单位未将劳动合同文本交付劳动者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七十七条 劳动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有关部门依法处理,或者依法申请仲裁、提起诉讼。
入职一个月了,公司还不签劳动合同,违法吗?这种公司该离职了?
我不知道你的一个月是怎样一个节点。是今天满一个月,还是已经超过了一个月。
如果是今天刚好满一个月,还没有签,从法律标准时间来算,还没违法。法律规定,要在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签订合同。如果说今天是满一个月了,但是今天还没结束,那今天公司还没违法。
但是,如果是已经超过了一个月,公司还没签,那就是已经违法了。
不过,这种情况你一点都不必着急,这对你来说是好事。劳动法还有规定,超过一个月不签署劳动合同,是可以主张双倍工资的。你上一天班顶两天,多好的事情。但是你要做的是,一定要保留好你在这家公司上班的证据,工资发放的银行流水,社保缴纳记录,考勤记录,会议/培训/差旅记录等等。
如果最后干不下去,离职了。就申请劳动仲裁,主张双倍工资。手握大量证据,你势在必得。
我觉得可以问一下。
1、劳动法规定了,企业在员工入职一个月内签订劳动合同,超过一个月未签订劳动合同的,从第二个月开始每个月发放双倍的工资至入职的12个月,如果入职了一年还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则视为企业与员工建立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关系的事实。所以,从劳动法的角度,企业没有与员工及时签订劳动合同,损害的是企业的利益而不是员工的利益。
2、那么为什么还是有的企业在员工入职一个月内不与员工签订合同呢?我认为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有些公司管理不规范,不熟悉劳动法,以为员工入职了,如果试用合格了再签合同,如果试用不合格,直接让员工走人就是了,省得去签合同了;另一方面则是人事因为事多忘记了,当然这种可能性存在但是可能性不大。前者更为可能。
3、那么对于我们来说,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
1)如果自己觉得公司还不错,自己也挺喜欢现在的工作的,可以善意提醒下人事,就问问人事合同什么时候签?不要提两倍工资的事,如果确实是人事忘记了,那么你一提醒相信很快就会跟你签订了。
2)如果你不喜欢这个公司和工作,那么就不要理他,时间拖得越长,你将来申请劳动仲裁越有利,因为企业要付给你的工资越多。
4、关于辞职的问题,我觉得作为员工来说,因为入职了一段时间,公司还没有跟你签订劳动合同,心里肯定是有些想法的,一方面会觉得会不会是公司对自己有什么看法,比如觉得自己不合适;另一方面会觉得这样的公司值得待下去吗?所以总是有些七上八下的。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是要不要辞职要综合去考量,就目前的状况而言,我觉得以静制动为好,千万不要轻率决定。
谢谢
没钱签劳动合同有什么后果?
一、未签订合同并不能免除用人单位为员工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义务。
用人单位只要发生了用工行为,与员工形成了劳动关系,即使是没有签劳动合同书,员工就享有上规定的各项权利,单位也负有劳动法上的各项义务。其中,依法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就是用人单位不能免除的强制性法定义务。假如单位没有缴纳社会保险费,员工可以向部门投诉,劳动监察部门可以责令单位缴纳,甚至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并对用人单位进行处罚。
二、单位终止或者解除事实劳动关系(辞退员工)需要依法支付经济补偿金。
如果双方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终止或者时,需要依法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金,未依法支付经济补偿金的,还需要加付额外的经济补偿金。而如果是签订了劳动合同,在劳动合同到期时,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时,则不需要支付任何经济补偿金。
三、员工可以随时,且不承担任何违约责任或者赔偿
如果双方签订了劳动合同,员工要提前解除劳动合同,必须提前30日书面通知单位,否则就是违法解除劳动合同,造成单位损失的,应该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如果劳动合同约定了员工提前解除劳动合同的违约责任,单位也可以依法要求员工承担为违约责任(如违约金等)。但是,如果单位没有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员工不但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而且不需要对单位承担违约责任或者赔偿责任。
四、不签劳动合同不利于单位保护商业秘密。
五、不签劳动合同造成员工损失的,单位要承担赔偿责任
如果因为单位故意拖延不订立劳动合同(包括劳动合同到期后不及时续订劳动合同),造成劳动者工资损失、工伤、医疗等待遇损失的,除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外,同时还要支付额外赔偿费用。
六、用人单位可能面临劳动行政部门的行政处罚
用人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员工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一经查实,劳动行政部门可以责令单位改正,并可以给予罚款的处罚。
劳动合同固然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有效凭证,但即使没有签劳动合同,只要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存在事实上的用工关系,那么用人单位就要对劳动者负责。不与劳动者签劳动合同不仅不能免除责任,反而会加重用人单位的责任。
用人单位不签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有什么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用人单位不签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有什么的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