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签订劳动合同超过一年是过了诉讼时效吗

法律百科 2025-09-06 5
其实未签订劳动合同超过一年是过了诉讼时效吗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未签订劳动合同超过一年是过了诉讼时效吗,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未签订劳动合同超过一年是过了诉讼时效吗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1. 有辞职信,单位未开解除劳动合同证明,劳动争议时效怎么算?
  2. 三年没签劳动合同是代表仲裁时效过了吗?
  3. 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没填合同具体期限,这么做合法吗?该怎么办?

有辞职信,单位未开解除劳动合同证明,劳动争议时效怎么算?

应该能猜出你碰到的麻烦。

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辞职需提前30天向用人单位提出书面辞职报告,辞职不需要用人单位批准。

到时,人事部通知办理离职手续。然后停缴公积金,办理退工单。

对劳动者来说,如果没有提前30天,而且没有同意提前离职的约定,用人单位会以旷工违纪处理,影响当月的工资和福利,用人单位开出的是辞退通知,退工单上标注的是辞退,而不是辞职。这对劳动者找新工作可能会有影响的。

对用人单位来说,30天到期应该启动离职的相关流程。如果,没有”处理”相关离职事宜(员工已提前离开单位),发生继续缴纳社保的情形,为内部管理问题,应视为劳动合同继续执行。提前30天为最低限制,不是时间节点限制。

有关劳动争议时效,相关劳动法规定是一年内,即是知晓自己权利受侵害之日起的一年内,一般情况下,这个时间点是足够的。关于离职证明,也是有明文规定的,劳动合同法第50条就说明,公司须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逾期不办理而产生的损失,由用人单位承担。辞职信不代表什么,最好是要有离职证明,而关于离职证明的写法,我有以下几点:

1, 劳动合同法实施第15条:离职证明书应写明劳动合同期限、终止或解除的日期、所担任的工作。如果劳动者要求,用人单位可在证明中客观地说明解除劳动合同的原因,但不能对劳动者的道德品行、工作表现等做出评价;

2,劳动法第89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未在15日内向劳动者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书面证明,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且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一般这种赔偿多见于失业金,当然也有包括但不限于劳动者找到新工作因无离职证明而导致无法上班而产生的实际损失,这种赔偿算法就比较麻烦,各地的算法不一样,判决也不一样,在这里不一一累述。

综上所述,单位未开具离职证明,是单位的责任,本着谁过错谁承担的法律精神,用人单位肯定会有一些经济赔偿。有可能涉及到劳动仲裁后的一审二审及再审。

专心护航劳动者合法权益,正确处理职场问题,从小白变专资,关注我并给我点赞,随时提供有效建议,让您职场不再迷茫!

先看法条:《劳动合同法》第89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未向劳动者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书面证明,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1条第2款规定:因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产生的争议,用人单位不能证明劳动者收到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书面通知时间的,劳动者主张权利之日为劳动争议发生之日。

所以,你这个问题属于劳动争议受理范围,仲裁基本会受理,但赔偿的话基本不会得到支持。

那么,你可以在仲裁裁决后15内向人民法院起诉,但同样会遇到问题,造成的损失怎么证明和举证,这个难度比较大。所以,建议是,如果没啥损失的就放弃追溯,如果确有损失证据充足的话,做好起诉、强制执行的心理准备,预计没有3-5个月不会有啥结果的。

以上是个人建议,希望能帮到你。

原则上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一般人都搞不清楚这个起算日期到底是个什么意思,劳动争议的仲裁时效也确实会因为你的争议事项不同而起算时间点不同。这个话题可以讲一节课时间。

所以干脆简单一点,离职后,劳动争议的时效就按自劳动关系终止或解除之日起一年算。

估计你的问题是不能确定这个劳动关系解除日期。你既然提交了辞职信给公司为什么没有在离职的时候办理离职手续呢?你现在也可以去公司要这个离职证明。

仲裁时效是不影响你到仲裁或法院起诉的,仲裁和法院也不会因为过了时效拒绝受理。只要公司不以超过时效来抗辩,你仍然有胜诉的机会。

因此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应该先想清楚你和公司之间的争议值不值得花时间和精力去仲裁,时效只要按照你离开公司的时间大概估算一下是否超过一年,心里有数就可以了。

希望有帮到你,欢迎关注@怡路同行2019

三年没签劳动合同是代表仲裁时效过了吗?

三年没签劳动合同再以此提请仲裁,已经过了仲裁时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除了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外,仲裁时效都是一年。

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没填合同具体期限,这么做合法吗?该怎么办?

不合法,劳动合同三要素是基本款。

给你举个实际操作中会涉及到切身利益的隐患:试用期是根据合同期来的,一年两个月,你不写合同日期,怎么确定试用期长短?无固定期限合同是连续三次签订合同,而你现在就很难界定第一次合同终止时间,第二次合同启示时间…计算经济补偿金的时候、如果不确定起始时间,就只能通过你的社保缴纳时间当作你计算工龄的依据。万一单位不给你按时缴纳就说不清了。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关于未签订劳动合同超过一年是过了诉讼时效吗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了解更多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