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认定怎么走程序(工伤认定下来了下一步怎么走程序)

法律知识 2025-07-14 4
工伤认定怎么走程序汇总:
  1. 人社局如何工伤认定流程有哪些?
  2. 劳动局工伤认定流程是如何进行的?

人社局如何工伤认定流程有哪些?

1、申请: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被诊断为职业病(以下统称“职工受伤害”)之后,用人单位应当在30日内,向所属区人社局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用人单位未申请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或者工会组织在职工受伤害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所属区人社局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用人单位因特殊原因要求延长工伤认定申请时限的,应当在职工受伤害之日起30日内,向所属区人社局提出书面申请,并说明延期理由。经区人社局审核符合条件的,可予适当延长申请时限。

2、受理:区人社局收到工伤认定申请后,应当填写《工伤认定申请材料收件回执》和《工伤认定申请材料清单》。申请材料不完整的,区人社局应当场或在15日内,出具《工伤认定申请补正材料通知书》,一次性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及期限。

3、审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可以根据需要对申请人提供的证据进行调查核实。

4、决定:区人社局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并出具《工伤认定决定书》;对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的工伤认定申请,在15日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并出具《工伤认定决定书》。作出工伤认定决定需以有关部门的结论或关联性技术鉴定为依据的,在尚未作出结论期间,作出工伤认定的时限中止,并书面通知申请人。

5、送达:区人社局在20日内将《工伤认定决定书》送达工伤职工(或近亲属)和用人单位。

劳动局工伤认定流程是如何进行的?

劳动局工伤认定流程通常包括报案、医院诊断、劳动局调查、鉴定委员会审议和决定等步骤。

一般来说,员工在发生工伤后应及时报案,并在医院接受诊断和治疗,劳动局会对工伤事故进行调查,然后由鉴定委员会进行审议,最终作出工伤认定决定。

这个流程比较复杂,需要相关部门和医疗机构的合作,以确保工伤认定的公正和准确性。

劳动局工伤认定流程如下:
职工所在用人单位应当自事故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收到申请人的工伤认定申请后,应及时进行审核,申请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当场或者在5个工作日内一次性书面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根据需要可以指派两名以上工作人员对事故伤害进行调查核实。对依法取得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不再进行调查核实。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应当自受理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并在工伤认定决定作出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并抄送经办机构。
以上就是劳动局工伤认定的流程,希望对解决您的问题有所帮助。如有需要,建议您咨询相关工作人员。

工伤认定流程一般包括报案、医疗鉴定、劳动能力鉴定和劳动局认定四个步骤。

首先,受伤员工需要向公司报案,并及时就医,医院会出具医疗鉴定书。

然后,劳动部门会对伤情和劳动能力进行审核,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最后,劳动局根据医疗鉴定书和劳动能力鉴定结果来认定是否为工伤,并给出处理意见。整个流程需要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受伤员工能够得到公平公正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