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就有效吗
签的和解协议里面约定,对方的违法行为不能举报,认定这个协议无效是违反了法律、法规强制性吗?还是什么?
签订和解协议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于私权利而言对签订协议的双方都有约束力。但是,和解协议涉及用人单位为免除自己法定责任、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内容,如果用法律的标尺度量,那肯定是无效的。以不举报违法行为作为用人单位履行义务的对等条件,因协议被认定无效,用人单位已经履行义务的,劳动者作为义务的相对人,其享受权利的行为属于不当得利。
和解是独立于法律之外的私权利行为,达成协议前应当三思而后行,不能因为一时之利而胡乱承诺。承诺之后反悔会付出更大的成本,多找事做。
和解协议也是一个合同,是双方对争议的协商后达成协议,履行协议后即解决了争议。
合同的订立必须是依法,合同的内容必须合法,且不违反公序良俗。在合同里约定不能举报对方的违法行为,这是合同内容违法,这一条对双方都没有约束力。
如果这一条内容影响到和解协议履行,则合解协议无效,如果不影响到和解协议的其他条款履行,则其他条款可以履行。
和解协议签订后,如果当事人反悔,可以申请仲裁或者诉讼。
举例论述违法法律强制性规定的合同造成的后果?
1。必须违反了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和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才能直接导致合同无效。最高人民法院1999年《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解释第4条规定:“合同法实施以后,人民法院确认合同无效,应当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和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为依据,不得以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为依据”。
其中,“法律”是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并颁布的法律;“行政法规”是指国务院制定并颁布的规章、命令、条例等行政规范。只有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才有可能导致合同的无效。
2。必须是违反了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强行性规定而不是任意性规定,才能导致合同无效。
所谓任意性规范,是指当事人可以通过其约定排除其适用的规范。任意性规范赋予了当事人一定的意思自治,允许当事人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自由作出约定,对任意性规范由当事人通过约定加以排除是合法的。所以,只有在违反强行法规的情况下,才能导致合同无效。
3。
必须是违反了强行性规定中的效力性规定而不是取缔规范,才能导致合同无效。法律法规虽没有明确规定违反禁止性规定将导致合同无效或不成立的,违反该规定以后若使合同继续有效井不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而只是损害当事人的利益,在此情况下该规范就不应属于效力规范,而是取缔规范。
合同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就有效吗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合同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就有效吗的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