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款合同里违约金怎么处理
签了单位想要违约,发现合同里写了高价违约金,我该怎么办?
以前在成都一家建设工程机械厂上班,这是家中日合资公司,日方用技术换股权,绝对控股这家合资公司,中方呢在当地还有一个自建的厂。2008年,工程机械异常火爆,利润率惊人,吸引当时奇瑞汽车、五粮液、洛阳一拖等等都准备杀进这块区域。
中方自建的厂立刻买了一台沃尔沃的挖掘机拆开测绘,按图索骥组装挖掘机,先不说技术咋样,贴上自己的牌子无人问津,于是他就贴日本公司的品牌,一下子销售就上去了,日方不同意中方公司冒用日方品牌,中方说这个工厂你认干股,不用出钱,让我们卖,到时钱分你3成。双方还在讨价还价,这边质量问题频出了,真以为买台车拆开就能制造啊,制造技术就这么低廉和容易复制啊。
中方的自建厂这边急忙把自己的技术人员送往日方总部培训三个月到半年不止,并签订协议,回来必须干满十五年,否则违约金二十万到五十万不止。
一年后,中方这个自建厂被日方一起兼并,所有人员工资不变,但职位降一级。技术科有一个培训回来的,本来工资不高,公司合并部门合在一起,主管都有三个,部门经理还有正有副,升职也没机会,正好外面有个好机会,于是提出辞职,公司当然不同意,要么赔钱要么继续干,他直接玩消失。
公司哪里忍得下气,如果他这样就跑了,剩下还有十多个去日本培训过的不是也可以这样玩,于是拿着他签字的协议起诉法院。结果让人大跌眼镜,法院说中方公司已经被兼并,注销了自己的营业执照和印章,其合约无限,员工不用赔偿。并解释,如果是中方公司把日方给吞并了,合约就是有效的,公司打输了官司,默默回来,再也没人提过这件事。
你可以尝试和公司沟通,一般来讲强扭的瓜不甜,但前提是双方利益都未受损,如果像上面故事,公司利益受到伤害那是莫法谈的,当今社会越来越重契约精神,如果有漏洞你可以去尝试一下,后果是成与否都撕破脸,如果没有,你只能要么赔钱要么继续干。
员工要承担的违约责任情况很少,除了给企业造成严重损失,上升到一定高度,企业可以追究员工的责任。其他的违约责任只限于外出参加相关的培训或者竞业限制协议,其他的基本不存在违约金。
外出培训所涉及的违约金,也不可以超过培训所产生的实际支出费用,所以应该不会高额到哪里。
竞业限制,是你离职之后,公司要求你不能够从事本行业相关的工作。但责任和义务也是相对等的,公司如果不支付你相关的费用,你也不需要接受相关的竞业限制,当然也不会涉及高额违约金这一说。
综上所述,不要被企业的高额违约金所吓住,这是霸王条款,对你不具备约束力。
本题描述并不十分清晰,既然签了劳动合同,也规定了高价违约金,我不太相信单位会傻到想要违约支付高价违约金。也可能合同中有高价违约条款,但这只适用于存在国家机密或企业商业秘密者以及单位花了巨额培训费(含出国设备交接培训)者。一般的招聘入职签约不可能有高价金违约条款。劳动法规定试用期内可随时(一般提前三天让单位有交接准备时间),转正后员工只需提前一个月提交辞职申请,员工就可办理交接手续走人。个人原因解除劳动合同有可能赔付己领的保密费(国防保密条例对不同密级有脱密期要求,解密前泄密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或相关培训费用。,若单位违约还得支付违约金。
首先要看你单位的类别。如果是和企业签订的劳动合同,那么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可以约定违约金只有两种情形,一种是约定了培训期,另一种是约定了竞业限制条款。如果都不属于这两种情形,那么约定的违约金条款是无效的。
如果是和事业单位等签订的人事聘用合同,那么违约金是要支付的。
劳动合同的违约条款是法定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高价违约金可能无效。
一般情况下,劳动合同依法成立,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签订劳动合同之日,就产生法律效力。问题是,劳动合同签订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没有实际用工,合同是否成立?作者认为,劳动关系的建立自用工之日起,订立劳动合同并不一定成立劳动关系。订立了劳动关系,没有实际用工,劳动关系不能建立的理由在于:用人单位不能通过劳动合同强迫工人必须提供劳动,防止奴役事件的发生。就此意义上而言,如果没有用工,不愿意去单位工作,即使有违约金条款,也不需要承担违约责任,但是,劳动者可能承担赔偿责任,如,单位支付的体验等费用。
劳动合同条款分为必备条款和可备条款。必备条款共9项,是每每个劳动合同必须具备的条款,必备条款的不完善,会导致合同的不能成立,不包括违约责任条款;可备条款从理论上讲,可以任意约定,可备条款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若违反了法律、法规,该约定无效。法律人士需要注意的是,可备条款的无效与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不是同一概念,民事法律行为违反法律无效仅指违反强制性法律才无效。
劳动合同法对违约金条款进行限制,以下三种情形用人单位才能与劳动者约定违约金条款。
- 第一种情形,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服务期限;
- 第二种情形,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
- 第三种情形,约定竞业限制条款。
其他情形约定违约多均是违反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约定的内容无效。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三项内容可以约定违约金条款,但并不是可以任意约定违约金的数额。
- 就以上第一种情形而言,劳动者违反服务期限协议而约定的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如果用人单位没有对劳动者进行培训,约定无效,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 就以上二、三种情形而言,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违约金,用人单位需要额外支付费用,并有期限,如,竞业限制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2年,且在竞业限制期限内,用人单位应按月给予劳动者一定的经济补偿。
徐剑随笔,仅供参考。
从你的陈述中,可能你是应届毕业生,学校给学生只有一份就业协议。如果你签订了单位,需要把就业协议返到学校备案。这时单位用违约金卡你,否则学校不重新给你一份就业协议。
如果你是碰到这种情况,你可以找同届的同学,有的同学考研考博不就业,你可以管同学再要一份就业协议。
我们毕业时有的同学就是向考研考博不就业的同学要了一份就业协议,这样先签订的就业协议不提交给学校。
手里还有一份就业协议还可以选择。
如果你不是应届生,你和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约定高额违约金,你不用担心,如果单位和你约定服务期,并且单位为你培训支付费用的话,你需要按照服务期剩余期间支付给单位部分没有折抵的培训费。
高额违约金是无效的。
借贷合同到期,如果合同约定违约金而没有约定利息的是否可以申请?
1、借贷合同到期,没有约定利息视为借贷期间没有利息,但到期后可以按照同期银行贷款利息算; 2、违约金条款同时有效,但总计不能超过年利率的24%。
3、依据为《最高法发布民间借贷案司法解释》第二十九条 借贷双方对逾期利率有约定的,从其约定,但以不超过年利率24%为限。未约定逾期利率或者约定不明的,人民法院可以区分不同情况处理:(一)既未约定借期内的利率,也未约定逾期利率,出借人主张借款人自逾期还款之日起按照年利率6%支付资金占用期间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三十条 出借人与借款人既约定了逾期利率,又约定了违约金或者其他费用,出借人可以选择主张逾期利息、违约金或者其他费用,也可以一并主张,但总计超过年利率24%的部分,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合同没有约定违约金,一方违约的如何处理?
合同没有约定违约金,甚至约定了违约金,但是没有具体数额,比如“一方违约的,需要赔偿守约方违约金”等,都视为违约金条款约定不明或者没有约定,效果是一样的。
当然了,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并不代表可以随意违约。
合同是双方自愿签订的,在锲约自由的社会,既然约定了双方的权利义务,遵守合同约定是各方应有之义,一方随意违约,或者一旦遇到小困难就不履行合同,从小的方面来说,会破坏双方之间对合同履行的信任以及各自的付出,从大的方面来说,长此以往人人都这样,那么社会的交易成本会极大提高,最终会给经济发展造成阻碍。
一方违约,守约方可以要求解除合同、赔偿损失,或者可以要求继续履行合同,前提是合同有继续履行的可能性,并要求赔偿损失。
因为没有约定违约金,守约方的障碍或者说最大的困难是证明违约方违约导致你方的损失,很多情况下是没有证据证实的或者都是一些间接的损失。一般可以主张的损失有直接的损失和履行合同可得利益的损失,这是双方签订合同都能预见的程度。
最后,签订合同,一定要约定好违约金,一是震慑作用,二是违约时方便主张。
借款合同里违约金怎么处理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借款合同里违约金怎么处理的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