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法定期限申请行政复议的规定是什么

法律知识 2025-08-04 6
大家好,关于当事人法定期限申请行政复议的规定是什么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当事人法定期限申请行政复议的规定是什么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1. 行政复议复核的规定?
  2. 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怎么办理?期限是多少?
  3. 行政复议期限是60日还是90日?
  4. 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申请人依法提出复议申请,被复议机关无理拒绝的,可以通过什么途径获得补救?

行政复议复核的规定?

行政复议复核则是公民、法人或者其它组织不服行政主体作出的具体行政处罚,而进行审查核对,也就是说复核是由做出行政决定的机关再次进行复查核定。

以下几种情形都是先复议再复核,复议找同级,复核找上级。

①取保候审中保证人对罚款不服;

②取保候审中被取保候审人对没收保证金不服;

③控告人对公安机关不立案决定不服;

④公安机关对检察院不批捕、不起诉不服;

⑤公安机关对检察院在立案监督中通知其撤销案件不服。

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怎么办理?期限是多少?

行政复议期限: 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但是法律规定的申请期限超过60日得除外。 行政诉讼期限:

1.申请人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出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1 行政机关未告知当事人诉权或起诉期限的:起诉期限从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知道或应当知道诉权或起诉期限之日”起计算,但从知道或应当知道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最长不得超过2年。(最长保护期为2年,起诉期限仍为6个月) 2.2 当事人不知道行政行为内容的:起诉期限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计算。对涉及不动产的行政行为从作出之日起超过20年、其他行政行为从作出之日起超过5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最长保护期为20年或5年,起诉期限仍为6个月)

行政复议期限是60日还是90日?

一般是6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九条规定: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十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但是法律规定的申请期限超过六十日的除外。

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耽误法定申请期限的,申请期限自障碍消除之日起继续计算。

相关行政复议机构在收到复议申请后,应在5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受理,对于决定受理的,收到复议申请书之日即为受理之日。

相关行政复议机关应自受理复议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特殊情况下,经相关行政复议机关负责人批准,可延长30日。

复议申请人如对行政复议机关作出的复议决定不服,可以自收到《行政复议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申请人依法提出复议申请,被复议机关无理拒绝的,可以通过什么途径获得补救?

根据《行政复议法》规定,申请人依法提出的复议申请,被复议机关无理拒绝的,可通过向上级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机关反映、请求,责令复议机关受理;在复议期满之日起15日内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方式加以补救。

行政复议法是为了防止和纠正违法的或者不当的具体行政行为,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

行政复议机关履行行政复议职责,应当遵循合法、公正、公开、及时、便民的原则,坚持有错必纠,保障法律、法规的正确实施。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了解更多关于当事人法定期限申请行政复议的规定是什么的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