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过程中双方可以达成和解吗
人民法院在案件执行中,双方当事人达成新的和解协议,应该怎样办?
法院强制执行后,双方经过协商,达成和解协议,可以共同到法院找执行法官做执行笔录,就算执行案件结束了。如果被执行人不按执行和解协议执行,申请人可以申请恢复执行。《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条 在执行中,双方当事人自行和解达成协议的,执行员应当将协议内容记入笔录,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申请执行人因受欺诈、胁迫与被执行人达成和解协议,或者当事人不履行和解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恢复对原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
执行和解的最佳方式?
私下和解
因为法院的判决已经生效,那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九条规定: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
如果债务人找到债权人,不让其到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愿意自动履行生效判决,或者愿意分期付款,债权人也答应的话,双方是可以签订一份《协议书》,重新约定还款事宜。
但如果债务人再次违反该《协议书》,那么债权人就只能到法院再次起诉,所以说私下和解并不利于保护债权人的利益。
当事人在执行中自行和解的,应当如何处理?
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后,申请执行人可以向法院请求中止执行或撤回执行申请。若被执行人没有按和解协议履行完毕,申请执行人既可选择向法院申请恢复执行原生效裁判,也可就和解协议起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三十条 在执行中,双方当事人自行和解达成协议的,执行员应当将协议内容记入笔录,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
申请执行人因受欺诈、胁迫与被执行人达成和解协议,或者当事人不履行和解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恢复对原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
被执行人双方达成和解可以撤诉吗?
执行和解是民事执行程序中的一项制度,该制度设计的本意就是申请执行人和被执行人在执行过程中可以依法协商变更生效法律文书所确定义务的履行方式、履行标的、履行时间等,权利人可以放弃部分或全部权利。
在执行中,双方当事人自行和解达成协议的系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不可随意撤销。
被申请执行后还可以调解吗?
可以调解。
强制执行期间,如果当事人不履行人民法院的生效判决的,权利人是可以申请强制执行的,在强制执行的过程中,双方当事人是可以进行和解的,需要向人民法院申请,生效的调解书,当事人必须要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关于执行过程中双方可以达成和解吗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了解更多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