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裁决先予执行的情况

法律知识 2025-08-17 10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劳动仲裁裁决先予执行的情况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1. 因生活困难劳动仲裁后被公司起诉一审可以申请先予执行吗?
  2. 劳动仲裁判决下来,老板还是不给,法院强制执行要多长时间?
  3. 劳动仲裁判决后怎么申请强制执行?
  4. 仲裁结果下来多久可以强制执行?
  5. 我于9月1日拿到了劳动仲裁判决,强制执行还要多久才能拿到赔偿款?

因生活困难劳动仲裁后被公司起诉一审可以申请先予执行吗?

不一定。如果公司是因为不服劳动仲裁庭支持劳动者工资,医疗费等请求而向法院起诉的,劳动者因为生活困难,可以向法院申请先予执行。

如果双方争议的是经济补偿金,不签劳动合同双倍工资差额等请求,劳动者不可以申请先予执行。因为不符合民诉法规定的先予执行条件。

劳动仲裁判决下来,老板还是不给,法院强制执行要多长时间?

执行的话,最高院专门出了个《办理执行案件若干期限的规定》。

按规定,法院应当在收到执行申请当天立案,立案后7天内确定承办法官,承办人应在收到案件材料后3日内通知申请执行人提供被执行人财产状况或财产线索,申请执行人无法提供财产线索的,应当在10天内启动财产调查程序。

根据规定,承办人一般应当在1个月内完成对被执行人收入、银行存款、有价证券、不动产、车辆、机器设备、知识产权、对外投资权益及收益、到期债权等资产状况的调查

若是严格按照规定,那法院一般是要在一个月内对被执行人的财产进行调查,并采取冻结、查封、扣押措施。如果不是货币财产,后面将涉及评估,拍卖变现等工作,时间会比较长。但现在法院很难按照规定的时间或流程处理执行案件,单就申请执行往往就先收件再立案。 

劳动仲裁判决后怎么申请强制执行?

从裁决书送达的那一天算起,双方都有15天的起诉期限。为了做到公平对等,通常裁决书会在同一天送达双方手里。作为申请人,你必等到15天过后才能考虑是否申请强制执行。因为被申请人有可能起诉你,此时就不能申请强制执行,而是等待法院判决。

如果15天过后,你没有收到法院传票,基本上可以确定对方没有起诉。此时,仲裁庭的裁决文书就会发生法律效力,双方需要按照裁决书的裁定履行相关责任。

为避免被申请人只是客观原因造成的拖延而引起尴尬,你可以再等一段时间看看。一般两个月之后,如果还没收到被申请人的款项,就可以直接到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申请时需要复印三份原有的裁决书,以及仲裁庭的送达证明。手里有被申请人的身份信息以及企业代码。相关表格的填写要求,法院会有工作人员现场指导。网络时代,法院可能要求你先在网上立案,然而再受理你的案件。一般材料齐全的话,法院都会受理。强制执行案件要求在半年内有结果。法院受理之后,你随时都可以通过微信查询进展情况。因为法院一旦有动作,就会更新办案日志。只要看到执行完毕,或者执行结束,就可以主动联系办案法官,前去领取执行款或采取下一步行动。

一般到有管辖权的法院申请,也就是劳动仲裁庭所在地区的法院。不要跨区或者超级。

仲裁结果下来多久可以强制执行?

如果对方当事人不在规定时间内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撤销仲裁裁决书,或者就劳动仲裁裁决书向法院提起诉讼,仲裁裁决书就生效。仲裁裁决书规定的义务履行期限届满,对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当事人就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如果对方当事人向法院提起诉讼,需要等待法院判决结果后,才能决定何时申请执行。

一、劳动仲裁结果出来后多久强制执行?

劳动仲裁申请强制执行的期限为两年。劳动仲裁结果出来后,也就是仲裁裁决书下达后,在15日内,双方不服,可以上诉至当地的人民法院。

如果15日内双方未上诉,裁决书生效,申请人可以拿着裁决书去单位执行,如果单位拒绝支付裁决书上支持的请求,可以当当地的人民法院的执行庭去申请强制执行,强制执行的时间大概6个月。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九条,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

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 前款规定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

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

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 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二、劳动仲裁裁决执行时效是多久?

1、根据仲裁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当事人应当履行裁决。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受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执行。”当事人可以向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但是,应当注意的是,申请执行的期限,双方或者一方当事人是公民的为一年,双方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为六个月。

2、规定的期限,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年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

3、同时,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请执行书之日起超过六个月未执行的,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上一级人民法院经审查,可以责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内执行,也可以决定由本院执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执行。

被执行人有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一般应当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执结;非诉执行案件一般应当在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执结。

有特殊情况须延长执行期限的,应当报请本院院长或副院长批准。申请延长执行期限的,应当在期限届满前5日内提出。

4、因此,当事人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的期限为二年,从判决规定的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而法院一般应在收到申请执行书之日起六个月内执行完毕。

劳动仲裁结果出来后,两年内都可以申请强制执行。劳动仲裁的裁决执行时效分为两种情形,第一,存在双方当事人或一方当事人是公民的情形,劳动仲裁的裁决执行时效是一年;

二,存在双方都是企业的法人或者是其他组织的情形,劳动仲裁的裁决执行时效是6个月。

我于9月1日拿到了劳动仲裁判决,强制执行还要多久才能拿到赔偿款?

1,仲裁裁决在收到十五天后生效,生效后双方当事人未向法院提起诉讼,单位未按裁决执行的,劳动者可以在裁决生效后二年内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2,强制执行没有时间限制。如果单位有可供执行的财物,执行会比较快。如果单位没有可供执行财物,申请人可以随时发现单位有可以执行财物时随时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3,相关规定: (1)《民事诉讼法》规定: 第二百三十九条 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前款规定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第二百五十三条 被执行人未按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的,应当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被执行人未按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其他义务的,应当支付迟延履行金。(2)《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 第四十七条 下列劳动争议,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一)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金额的争议; (二)因执行国家的劳动标准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发生的争议。第四十八条 劳动者对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第四十九条 用人单位有证据证明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仲裁裁决有下列情形之一,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 (一)适用法律、法规确有错误的; (二)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无管辖权的; (三)违反法定程序的; (四)裁决所根据的证据是伪造的; (五)对方当事人隐瞒了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的; (六)仲裁员在仲裁该案时有索贿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决行为的。人民法院经组成合议庭审查核实裁决有前款规定情形之一的,应当裁定撤销。仲裁裁决被人民法院裁定撤销的,当事人可以自收到裁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第五十条 当事人对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以外的其他劳动争议案件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发生法律效力。

1,仲裁裁决在收到十五天后生效,生效后双方当事人未向法院提起诉讼,单位未按裁决执行的,劳动者可以在裁决生效后二年内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2,强制执行没有时间限制。如果单位有可供执行的财物,执行会比较快。如果单位没有可供执行财物,申请人可以随时发现单位有可以执行财物时随时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3,相关规定:

(1)《民事诉讼法》规定:

第二百三十九条 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

前款规定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第二百五十三条 被执行人未按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的,应当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被执行人未按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其他义务的,应当支付迟延履行金。

(2)《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

第四十七条 下列劳动争议,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一)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金额的争议;

(二)因执行国家的劳动标准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发生的争议。

第四十八条 劳动者对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四十九条 用人单位有证据证明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仲裁裁决有下列情形之一,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

(一)适用法律、法规确有错误的;

(二)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无管辖权的;

(三)违反法定程序的;

(四)裁决所根据的证据是伪造的;

(五)对方当事人隐瞒了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的;

(六)仲裁员在仲裁该案时有索贿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决行为的。

人民法院经组成合议庭审查核实裁决有前款规定情形之一的,应当裁定撤销。

仲裁裁决被人民法院裁定撤销的,当事人可以自收到裁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五十条 当事人对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以外的其他劳动争议案件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发生法律效力。

文章分享结束,劳动仲裁裁决先予执行的情况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了解更多关于劳动仲裁裁决先予执行的情况的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