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条件(医疗事故条件有哪些)
事故发生的物质条件?
(一)潜在危险性
危险源的潜在危险性由其内在特性决定,如爆炸性、燃烧性、毒性、放射性、密度、温度、质量体积等,危险源的潜在危险性强弱是指一旦触发事故,可能带来的危害程度或损失大小,或者说危险源可能释放的破坏性能量强度或危险物本身价值的大小。
(二)存在条件
危险源的存在条件是指危险源所处的物理、化学状态和约束条件状态,如物质的压力、温度、化学稳定性,盛装压力容器的坚固性,周围环境障碍物等情况。
(三)触发因素
危险源的触发因素虽然不属丁危险源的内在固有属性,但它是危险源转化为事故的外因,而且每一类型的危险源都有相应的敏感触发因素。例如,易爆物质的敏感触发因素是热能,压力容器的敏感触发因素是压力升高,遇湿易燃品的触发因素是水和空气(缺一不可),过氧化物的触发因素有浓度和外能(缺一不可)。因此,一定的危险源总是与相应的触发因素相关联。在触发因素的作用下,危险源转化为危险状态,继而转化为事故。很多情况下,危险源的存在条件和触发因素可以理解为外部因素。在危险源构成的三个要素中,具备潜在危险性以及存在条件的危险源可称为安全隐患,如果没有触发因素的作用,这个危险源就不会被触发造成事故。
医院医疗责任险赔偿条件?
1、医疗机构或其工作人员在主观上必须有过失;
2、医疗机构或其工作人员有违法违规行为;
3、有人身损害的事实发生,且该人身损害应当达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确定的损害程度;
4、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过失行为与人身损害后果必须有因果关系。
事故等于不安全条件加什么?
加上不安全行为。事故发生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人的不安全行为。比如违反安全操作规程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冒险作业等人为导致的事故。这一点占了大概率。
另一个就是物的不安全状态,也就是不安全条件。比如危墙安全栏杆缺失无盖井等。就这两点造成事故的发生。
交通事故住院条件?
交通事故是否需要住院,完全以医院的诊断证明为准
交通事故治伤住院是没有期限要求的,只要受害人需要住院治疗,就应当留在医院。如果伤情稳定出院后,受害人还需要做伤残鉴定。在住院期间,应该保管好相关发票材料,等以后报销赔偿的时候用。医疗费赔偿就根据实际发生费用结算。
只要医院认为有住院的必要就可以住院,医院要求出院就出院即可。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赔偿义务人应当予以赔偿。受害人因伤致残的,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费用以及因丧失劳动能力导致的收入损失,包括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赔偿义务人也应当予以赔偿。
什么是指引起和促使风险事故发生的条件和原因?
风险因素风险因素是指引起和促使风险事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是造成损失的内在的或间接的原因。
如酒后驾车、疲劳驾驶、车辆制动系统有故障等是导致车祸发生的原因。风险因素分为物质风险因素、道德风险因素和心理风险因素三种。
(1)物质风险因素是指有形的,并能直接影响事物物理功能的因素。
如车辆使用了不合格的零配件、车辆的转向系统存在故障等。
(2)道德风险因素是与人的品德修养有关的无形的因素。即是指由于个人不诚实、不正直或不轨企图促使风险事故发生,以致引起社会财富损毁或人身伤亡的原因和条件。
如抢道行驶、违规超车、闯红灯等。
(3)心理风险因素是与人的心理状态有关的无形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