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证据规则解释全文的规定有哪些?

法律知识 2025-08-29 1
其实民事证据规则解释全文的规定有哪些?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民事证据规则解释全文的规定有哪些?,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民事证据规则解释全文的规定有哪些?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1. 法院在立案时非要我提供证据原件?
  2. 民法典证据的若干规定?
  3. 民事案件开庭后被告能否再提交证据?
  4. 2019年民事证据若干规定?

法院在立案时非要我提供证据原件?

根据法无规定则自由的原则,在民事诉讼法中没有明确的规定立案需要拿证据原件,只要符合起诉条件就可以立案。因此立案不需要拿证据材料原件去法院审核。只需要提供复印件就可以了。证据原件在质证的环节使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08条的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扩展资料

法律依据

对于证据的分类,我国的三部诉讼法依据不同情形,分别作出了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年10月26日修正)第五十条规定:“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证据包括:

(一)物证;

(二)书证;

(三)证人证言;

(四)被害人陈述;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六)鉴定意见;

(七)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

(八)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2年8月31日修正)第六十三条规定:“证据包括:

(一)当事人的陈述;

(二)书证;

(三)物证;

(四)视听资料;

(五)电子数据;

(六)证人证言;

(七)鉴定意见;

(八)勘验笔录。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014年11月1日修正)第三十三条规定:“证据包括:

(一)书证;

(二)物证;

(三)视听资料;

(四)电子数据;

(五)证人证言;

(六)当事人的陈述;

(七)鉴定意见;

(八)勘验笔录、现场笔录。以上证据经法庭审查属实,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

民法典证据的若干规定?

1、众所周知的事实。指的是在肯定范围内为人们所知晓的事实。

2、自然规律或定理。自然规律是指客观事物在特定要求下所发生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的反映。如石头的风化。定理是指在科学上于特定的要求下已被反复证明隶属肯定变化经过的必然联系。如几何定理。

3、推定的事实。是指法院根据已知的事实,利用日常生活经验法则或者法律限定,而作出的事实概然性的推断。当然,如果当事人有其他证据证明推定不能成立的,推定无效。

4、已为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所确认的事实。指法院的奏效裁决就某些事实问题作出过认定的,不需要再提供证据证明。当然,如果当事人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法律认定的除外。

5、已为仲裁组织的奏效裁决所确认的事实。效果同上。

6、已为有效公证文书所证明的事实。效果同上。

7、自认的事实。指的是,当事一方提议的事实,另一方当事人表示认可的,不再需要提供证据证明。

民事案件开庭后被告能否再提交证据?

原则上不行。除非原告或者第三人提出其在行政程序中没有提出的反驳理由或者证据的,经人民法院准许,被告可以在第一审程序中补充相应的证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

法释〔2002〕21号

第一条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二条和第四十三条的规定,被告对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日内,提供据以作出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全部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被告不提供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提供证据的,视为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没有相应的证据。

被告因不可抗力或者客观上不能控制的其他正当事由,不能在前款规定的期限内提供证据的,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日内向人民法院提出延期提供证据的书面申请。人民法院准许延期提供的,被告应当在正当事由消除后十日内提供证据。逾期提供的,视为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没有相应的证据。

第二条原告或者第三人提出其在行政程序中没有提出的反驳理由或者证据的,经人民法院准许,被告可以在第一审程序中补充相应的证据。

2019年民事证据若干规定?

1. 2019年民事证据规定有若干。
2. 这是因为在2019年,我国民事诉讼法进行了修订,对民事证据的规定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
例如,修订后的民事诉讼法明确了电子数据的证据地位,规定了电子数据的收集、保存和呈现的具体要求;同时,对于证据的排除和证明责任的规定也进行了相应的修改,以保证诉讼的公正性和证据的合法性。
3. 此外,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民事证据的形式和内容也在不断变化和扩展。
因此,研究民事证据规定不仅需要了解2019年的规定,还需要关注最新的法律法规和司法,以及相关的学术研究和实践案例,以便更好地应对和解决实际问题。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了解更多关于民事证据规则解释全文的规定有哪些?的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