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保险法律监督机关(农业保险法律监督机关是什么)
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涉及多少部法律、法规?
涉及行政处罚和行政强制的法律共57个,其中法律14个,行政法规20个,农业农村部规章23个。本文在此基础上,根据涉农法律制修订情况相应增加,以及部分执法相关文件。
农业综合行政执法职能涉及15件农业法律、29件行业行政法规、148件部门规章、215件规范性文件以及8件其他相关行政法规,涵盖了兽医、畜牧业、种植业、农机、渔业渔政、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村土地等25个方面。
农业法是农业法律法规的主导吗?
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是为了加强我国农业发展,巩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强化农村农业改革,推动农业生产力发展,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保障农村农业及农民合法权利,促进农民收入,提升农民科学文化素养,引导农村农业经济健康、稳定地全面持续发展,实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目标。
农业法是农业法律法规的一部分,但并不是主导的部分。农业法包括了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农业资源利用等方面的法律规定,是为了保障农业生产和农民利益而制定的法律体系。
而农业法律法规则涵盖了更广泛的领域,包括土地管理、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等方面的规定,是对整个农业领域的法律规范。因此,农业法是农业法律法规的一部分,但并不是主导的部分。
农业法律法规都有哪些?
农业法律法规较多,常用的主要有以下这些:
农业法律部分:
1、《农业法》
2、《种子法》
3、《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4、《土地管理法》
5、《农村土地承包法》
6、《林业法》
7、《渔业法》
8、《畜牧法》
9、《农业技术推广法》
10、《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
农业法规:
1、《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2、《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3、《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管理办法》
4、《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5、《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交易市场运行规范(试行)》
6、《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
7、《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
8、《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
9、《农药管理条例》
10、《土地复垦条例》
农业法规体系主导地位?
我国农业农村法律制度框架体系初步形成
截至2019年6月,我国制定和颁布实施的现行宪法和有效法律273件、行政法规760多件、地方性法规超过12000件,已经形成以宪法为统帅,以宪法相关法、民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的法律为主干,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与自治条例、单行条例等三个层次的法律规范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在此体系下,以《农业法》为基础,不同领域的专门农业农村法律为主干,以有关法律中的涉农法律为补充,辅之以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多层次的农业农村法律制度框架体系已经初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