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骗保行为,都有哪些
国家医保局规定的十五种骗保行为?
1.虚构医药服务,伪造医疗文书和票据,骗取医保基金的;
2.为参保人员提供虚假发票的;
3.将应由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记入医疗保障基金支付范围的;
4.为不属于医保范围的人员办理医保待遇的;
5.为非定点医药机构提供刷卡记账服务的;
6.挂名住院的;
7.串换药品、耗材、物品、诊疗项目等骗取医保基金支出的;
8.定点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其他欺诈骗保行为。
医保局规定的十五种骗保行为,根据您提供的信息,可以总结为以下 14 种:
1.允许或者诱导非参保个人以参保人名义住院的。2.将应当由参保个人自付、自费的医疗费用申报医疗保险基金支付的。3.挂床住院或将可门诊治疗的参保个人收治住院的。4.采用为参保个人重复挂号、重复或者无指征治疗、分解住院等方式过渡医疗或者提供不必要的医疗服务的。5.违反医疗保险用药范围或者用药品种规定,以超量用药、重复用药、违规使用有特殊限制的药品,或者以分解、更改处方等方式为参保个人配药的。6.将非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费用合并到定点医疗机构费用与医疗保险经办机构进行结算的。7.协助参保个人套取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基金或者统筹基金的。8.擅自提高收费标准、增加收费项目、分解收费、重复收费、扩大范围收费等违规收费行为的。9.弄虚作假,以虚报、假传数据等方式套取医疗保险基金或个人账户基金的。10.为非定点药品经营单位销售药品,代刷社保卡的。11.将医疗保险支付范围外的药品、诊疗项目、医用材料、医疗服务设施或生活用品、保健滋补品等费用串换为医疗保险政策范围内费用,申请医疗保险结算,套取基金支付的。12.伪造或者使用虚假病历、处方、检查化验报告单、疾病诊断证明等医疗文书骗取医疗保险基金的。13.使用虚假医疗费票据报销的。14.其他违反社会保险相关规定,造成医疗保险基金损失的行为。
关于第 15 种行为,您提供的信息中并未明确提及。如果您有其他问题,我会尽力回答。
包括以下几种:1. 虚假诊断骗保:医生故意虚报病情或诊断结果,以获取医保报销。
2. 重复报销骗保:患者故意多次报销同一项医疗费用,获取重复报销。
3. 虚假住院骗保:患者故意虚报住院天数或住院病情,以获取更多的医保报销。
4. 虚假手术骗保:医生故意虚报手术项目或手术费用,以获取更多的医保报销。
5. 虚假检查骗保:医生故意虚报检查项目或检查费用,以获取更多的医保报销。
6. 虚假药品骗保:医生或药店故意虚报药品种类或药品费用,以获取更多的医保报销。
7. 虚假门诊骗保:患者故意虚报门诊次数或门诊费用,以获取更多的医保报销。
8. 虚假住院转院骗保:患者故意虚报住院转院情况,以获取更多的医保报销。
9. 虚假医疗器械骗保:医生或医疗机构故意虚报医疗器械使用情况或费用,以获取更多的医保报销。
10. 虚假康复治疗骗保:医生或康复机构故意虚报康复治疗项目或费用,以获取更多的医保报销。
11. 虚假门诊手术骗保:医生或医疗机构故意虚报门诊手术项目或费用,以获取更多的医保报销。
12. 虚假医疗费用骗保:患者故意虚报医疗费用,以获取更多的医保报销。
13. 虚假医疗服务骗保:医生或医疗机构故意虚报医疗服务项目或费用,以获取更多的医保报销。
14. 虚假床位费骗保:医疗机构故意虚报床位费用,以获取更多的医保报销。
15. 虚假医疗材料骗保:医生或医疗机构故意虚报医疗材料使用情况或费用,以获取更多的医保报销。
这些骗保行为严重损害了医保基金的稳定运行和公平分配,也给患者和社会造成了不良影响。
因此,国家医保局对这些行为进行了明确规定,并采取相应的法律措施进行打击和惩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