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中人体损害赔偿可以劳动仲裁吗

法律知识 2025-09-17 1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民法典中人体损害赔偿可以劳动仲裁吗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相信很多人对关于民法典中人体损害赔偿可以劳动仲裁吗也一样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1. 劳动仲裁期间给员工造成的经济损失是否由公司承担?
  2. 公司对已经离职员工在工作期间造成的损失要求进行赔偿,应当申请劳动仲裁还是直接起诉?依据是什么?
  3. 劳动仲裁裁决被起诉会有什么损失?

劳动仲裁期间给员工造成的经济损失是否由公司承担?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一百零二条:“劳动法违反本法规定的条件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约定的保密事项,对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九十条:“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六条:“劳动合同依照本法第二十六条规定被确认无效,给对方造成损害的,有过错的一方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二十六条 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不知道你是属于哪一种情况,不过据我推测你应该不属于上述任何一种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两基本法中,除了上述三种情形外,并未规定造成的其他损失还需要赔偿,至于非上述三种情形下造成重大损失的,用人单位的权利是行使无过错的解除权,但两法并没有规定用人单位可以获得赔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第三项规定,劳动者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情形下,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而无需支付经济补偿,但并未规定造成的损害用人单位能否要求赔偿以及如何赔偿。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的第十六条则对在劳动者对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情形下,劳动者的赔偿责任作了相应的规定,但其前提是“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

按照该条款的规定,似乎只有在劳动合同中有约定的情形下才需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如果双方没有约定,又不属于“违反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因劳动者原因造成劳动合同无效”而导致的损失,不管损失多大,均无需赔偿。

所以首先看合同有无约定,如果没有约定可以不赔偿,有约定可以按照约定赔偿,但是每个月应发工资不能因此低于最低工资标准,当然你也可以选择不赔偿,那么公司解除劳动合同的话就不需要支付补偿金。综上请结合利弊自己考虑。

公司对已经离职员工在工作期间造成的损失要求进行赔偿,应当申请劳动仲裁还是直接起诉?依据是什么?

适用一裁终局的劳动争议仲裁案件,用人单位无权起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47条规定:

下列劳动争议,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一)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金额的争议;

(二)因执行国家的劳动标准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发生的争议。

适用一裁终局的劳动争议仲裁案件,用人单位无权起诉。

如果不是上述情况,用人单位起诉的话,你就只能应诉,不能就同一法律关系起诉

劳动仲裁裁决被起诉会有什么损失?

如果劳动仲裁裁决被起诉,劳动者或用人单位需要根据法律程序进行诉讼。但是,无论是那一方起诉,都会面临以下损失和风险:

1. 时间成本:诉讼流程需要时间,往往需要等待很长时间才能得到裁决。而在等待的过程中,双方不得不花费时间做准备工作,参加庭审等。

2. 经济成本:诉讼过程中需要支付诉讼费、律师费等,并且如果败诉,可能还需要赔偿对方的损失。

3. 年龄,精力成本:与人打官司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精神,承受较大的心理压力。而这对劳动者或用人单位来讲,可能会对其年龄、身体状况和精神健康造成不可修复的损伤。

4. 可能的不良影响:尽管作为诉讼的结果,任何一方都有可能获得胜诉,但是诉讼往往会导致双方关系恶化,甚至对声誉和形象造成影响。

因此,为了避免劳动仲裁裁决被起诉,建议双方遵守仲裁裁决结果,或者在裁决生效后达成和解协议。灵活处理问题,尽量避免涉及到法律程序,是维护自身利益最好的方式。

关于民法典中人体损害赔偿可以劳动仲裁吗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了解更多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