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经济案件起诉立案多久开庭
法院立案多长时间开庭?
1、可找律师代写,亦可自行书写;2、一般一个月后安排开庭,简易程序三个月,普通程序六个月内判决;以法院的通知为准;3、对法律不太清楚的,建议委托律师代理案件。 延伸阅读:根据法律的规定,人民法院收到起诉状或者口头起诉,经审查,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认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裁定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被告提出答辩状的,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人民法院对决定受理的案件,应当在受理案件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中向当事人告知有关的诉讼权利义务,或者口头告知。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在开庭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公开审理的,应当公告当事人姓名、案由和开庭的时间、地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延期开庭审理:(一)必须到庭的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有正当理由没有到庭的;(二)当事人临时提出回避申请的;(三)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重新鉴定、勘验,或者需要补充调查的;(四)其他应当延期的情形。人民法院对公开审理或者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律公开宣告判决。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宣告判决时,必须告知当事人上诉权利、上诉期限和上诉的法院。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基层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审理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简单的民事案件,适用简易程序。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立案后具体的开庭时间,法律上没有明确规定。
一般来说,民事案件一审普通程序大概三个月会组织开庭,简易程序为一个半月左右。
一、庭前程序
开庭前,要将起诉状副本、举证通知、开庭传票等相关法律文书送达被告,并给予对方举证期限及答辩时间。
如果被告无法直接和邮寄送达,需要登报公告,公告时间为两个月。
加上原告预交公告费、联系登报事项等,开庭时间会再延长2到3个月。
二、简易程序
如果案件标的较小、权利义务关系清楚,法院会主动适用简易程序。简易程序的审理时限为三个月。
速裁。为提高诉讼效率,基层法院一般设有速裁法庭或速裁组。如果适用速裁程序,则简便快捷,材料不用转送业务庭,节省时间,可能不到一个月就能开庭。
三、普通程序
普通一审程序的审理时间为六个月,具体的开庭时间视主办法官工作量大小而定。
一般的基层法官一年两三百件案件是有的,加上参与合议庭,工作量也不小,个案也可能五个多月才能结案。
如果主办法官工作负责,办案效率高,个把月就能安排开庭。
支持请关注+点赞,谢谢~
这个开庭时间真的不好确定。
法官一般是按先后顺序来确定开庭时间。当然,有的案件是同个被告,案情也基本差不多,法院会放到一起审理。
我去年有两个民间借贷,同一被告,但在两个不同法院起诉。一个是2020年6月1日立案,2025年2月2日开庭。一个是2020年9月8日立案,2025年1月28日开庭。当然,这两个案件都因为被告无法送达而选择公告送达。但2020年9月8日立案的案件,现在都已经拿到判决。现在正处于判决公告期间。
所以一个案件起诉后,法院什么时候开庭,真的不好确定。有的案件非常快,才立案不到一个月,马上就安排开庭时间。有的案件,好几个月也不见安排开庭。但从多数案件来看,立案一个月左右能够确定开庭时间。当事人可以等案件移送业务庭,分配经办法官之后,跟法官联系,今早确定开庭时间。我们《民事诉讼法》对案件有审理期限要求。一般来说,只要在案件审理期限内结案即可。但超过案件审理期限的也是蛮常见的现象。
我们老板在别的公司被迁连进去了,现在已经三个多月了,还没解决,现在已经到检查院了,他叫律师带话出来说,要还我们公司客户的钱,叫他儿子一定把他包出来,但是他儿子能力有限,包不出来,他想还我们客户的钱,就是出不来,我们现在怎么办呢?
法律对什么时候开庭没有规定,由各法院自行决定,但对什么时候审结有相关的规定
一、民事案件:
1、 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2、 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3、 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四十九条和第一百六十一条
二、刑事案件:
1、如果是简易程序,则应当在受理后二十日以内审结;对可能判处的有期徒刑超过三年的,可以延长至一个半月
2、如果是普通程序,则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
3、法律依据:
1)《刑事诉讼法》(2012修正)第二百零二条 【公诉案件的审限】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2)《刑事诉讼法》(2012修正) 第二百一十四条 【简易程序的审限】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在受理后二十日以内审结;对可能判处的有期徒刑超过三年的,可以延长至一个半月。
三、行政案件:
1、如果是简易程序,在立案之日起四十五日内审结
2、如果是普通程序,则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作出第一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3、法律依据:
1)《行政诉讼法》(2014修正) 第八十三条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行政案件,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理,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四十五日内审结。
2)《行政诉讼法》(2014修正) 第八十一条 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作出第一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法院立案多长时间开庭?”立案到开庭时隔多长时间,法律没有明确具体的时限规定。但是一般案件的审限简易程序三个月,普通程序6个月。在审限内立案后多久开庭各地各个法院也会有所不同,根据法院的案子的多寡、法官手头案件的排期会有差异。建议立案后可以拨打电话或者通过网络及时跟进关注自己案件的进度。
12月立案一审年底能开庭吗?
答;12月立案一审年底不能开庭,时间短,开庭前的工作完不成,开庭是一个严肃的审理过程,开庭前要阅卷,询问当事人,要送开庭通知书,要张贴开庭公告,工作都准备好了,到时才能开庭,按法律程序审理,查明案件事实和证据,合议庭研究下达判决书。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关于法院经济案件起诉立案多久开庭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了解更多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